正文 第29章 柏林會戰(2)(1 / 3)

4月16日6時55分,在強大的炮火動搖下,烏克蘭第1方麵軍第1梯隊的3個近衛集團軍開始強渡尼斯河。出乎科涅夫的意料,這些部隊很快就渡過了尼斯河。

登上尼斯河對岸,德軍的抵抗也沒有預想的那麼強烈。第1梯隊的3個集團軍於當天即突破了德軍第一線防禦。4月17日晨,第1梯隊的步兵集團軍又突破了德軍第二防禦地帶。科涅夫當即命令近衛第3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第4坦克集團軍加入戰鬥,並肩向德軍的第三防禦地帶施雷河一線猛衝。一時間,槍炮聲隆隆,馬達聲轟鳴,T-34坦克車後揚起一道道塵土,和硝煙交混在一起。彌漫在整個戰場上空。

由於德軍第4坦克集團軍在坦克數量上明顯劣於蘇聯紅軍,因此它已無力組織大規模的反擊,而且這裏的地形也不允許這樣做。但格雷澤爾將軍還有組織起數十輛規模的坦克小分隊輪番對紅軍實施反擊。於是紅軍的T-34與德軍的“黑豹”、“虎”Ⅰ、“虎”Ⅱ型坦克展開一場混戰。森林旁溪流邊到處都是燃燒的坦克、垂死的傷兵和死者的屍體。

4月17日黃昏,近衛第3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第4坦克集團軍一鼓作氣推進至施普雷河岸邊。

鑒於烏克蘭第1方麵軍進展順利,17日晚,斯大林同意了科涅夫的建議:將近衛第3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第4坦克集團軍用於向柏林發展進攻。

這樣一來,兩個坦克集團軍的進攻軸線和作戰任務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根據烏克蘭第1方麵軍原來的計劃,兩個坦克集團軍的進攻軸線是指向柏林西南部、易北河畔的貝爾齊希和德累斯頓,其任務是消滅柏林南部的德軍,切斷德“維斯瓦”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的聯係,並協助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對柏林達成合圍。也就是說,兩個集團軍起初擔負直接進攻柏林的任務,但現在,兩個坦克集團軍的進攻軸線都轉向了柏林。

月光映照著施普雷河河畔,河水在靜靜地流淌。近衛第3坦克集團軍和第4坦克集團軍的近千輛坦克全部聚集在施普雷河東岸。根據科涅夫的命令,兩個坦克集團軍必須在當夜渡過施普雷河。顯然,要等工兵架橋是來不及了。兩個坦克集團軍隻好分頭去找徒涉場。

值得慶幸的是,此時正是枯水季節,施普雷河河水並不深。兩個坦克集團軍很快找到了幾個徒涉場。於是,近千輛坦克陸續駛下河去,轟轟隆隆地衝向對岸。

德軍的抵抗並不很強烈,兩個坦克集團軍沒費多大周折就於拂曉前登上了施普雷河西岸。稍事整頓後麵,兩個坦克集團軍並肩開始向柏林方向猛攻。在以後的幾天中,兩個坦克集團軍的進展也非常順利,每天都推進幾十公裏。4月20日夜,兩個坦克集團軍把幾個步兵集團軍遠遠地拋在後,前出到柏林的外層環形防線的接近地,這裏離柏林近在咫尺,柏林城已遙遙在望了。

3.攻克柏林

4月20日是希特勒的生日,要是在過去必定要大大地慶賀一番,而此時的希特勒已經沒有這種心情。但希特勒的情婦愛娃·布勞恩還是精心為他設置了一個生日晚會。所有納粹頭目,如空軍司令戈林、宣傳部長戈培爾、黨衛軍頭子希姆萊等都在座;此外,還有仍然活著的將軍們,如鄧尼茨、凱特爾和約德爾等。

所有在座的人,除希特勒外,都明白眼下的戰況對德國來說十分不利,柏林存在的日子已經不多了,但希特勒倒沒顯得特別沮喪,他對在座的人斷言:“俄國人在柏林城下要遭到最慘重的失敗”。不過,希特勒的這番話已經沒有人再相信了,他已失去了往日的權威性。晚會剛結束,不少人就開始撤離柏林逃之夭夭,他們是想在柏林還沒完全被包圍之前求條生路。這些人當中包括希特勒最信任的兩個老部下戈林和希姆萊。戈林走時所帶的汽車大隊,滿載著他多年搜刮來的金銀財寶。這兩個人在逃離柏林時,都相信他們的元首死期將到,而且都認為自己將是繼承人。

希特勒剛從晚會上返回住所就接到報告,德軍東線的防禦連續被突破,蘇聯紅軍正從南、北、東三麵向柏林接近。還沒有聽完,希特勒就暴跳如雷,連罵幾聲“背叛”,除此之外再也說不出別的詞語,他認為東線的失利完全是手下“背叛”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