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最後的天佑(4)(1 / 3)

修理艦:韋斯塔[USS Vestal (AR-4)]。

受到重創的有:

戰列艦:田納西、馬裏蘭。

水上飛機母艦:卡提斯[USS Curtiss (AV-4)]。

受輕傷的有:

戰列艦:賓西法尼亞。

重型巡洋艦:新奧爾良[USS New Orleans (CA-32)]。

輕型巡洋艦:火奴魯魯[USS Honolulu (CL-48)]、拉裏[USS Raleigh (CL-7)]。

海軍飛機被擊落擊毀123架,擊傷150架;而陸軍飛機被擊落擊毀65架,擊傷141架。

人員傷亡是:

死亡:海軍2004人,海軍陸戰隊108人,陸軍224人,平民68人。

受傷:海軍912人,海軍陸戰隊75人,陸軍360人,平民280人。

這些數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總共才損失了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1艘潛水艇、6艘炮艇和岸防艇。美西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加起來美軍的陣亡總數不到一個珍珠港陣亡數的三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陣亡總數是292131人,雖然在珍珠港陣亡的美軍不到1%,但要知道美軍在兩小時內出現超過2000人的陣亡是從來沒有過的,即使算上後來的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珍珠港仍然為美軍單位時間陣亡人數之冠。

這就是“珍珠港”的真實含義。

不知道看到這些數字,還有沒有人會認為這是羅斯福的陰謀。

但話說回來,如果認為對於美國這樣的超級工業大國來說,損失幾艘戰列艦什麼的真的就會傷筋動骨那就太不了解美國了。有沒有機會或者可能使美國真的玩不轉呢?這就是當時聯合艦隊內部就一直在爭吵的那個問題,戰後淵田美津雄第一個把這個問題給捅到了公開場合。到現在真的相信珍珠港陰謀論的人不太多,認為這是日本海軍最大失誤的人可不少,爭論來爭論去的重點是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

這就是為什麼南雲忠一沒有進行第三波進攻的問題。

南雲艦隊在第一波飛機起飛後還在繼續南下,一直前進到離珍珠港隻有190海裏的洋麵上。東京時間04∶05夏威夷時間08∶35開始高速掉頭北上,而第一波進攻的飛機的歸艦是在05∶30到06∶30這段時間,第二波進攻的飛機最後歸艦是08∶30了。

當時二航艦司令長官山口多聞再三建議要再進行第三次甚至第四次轟炸,空襲總指揮淵田美津雄也主張要再次出擊,但南雲忠一執意撤退。山本五十六在聽說南雲撤退後非常不滿,說“小偷總想盡快逃離現場”,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纏在很多方麵和山本五十六的意見並不一致,但在這件事情上和山本五十六完全一致。

沒有發動第三波攻擊的結果就是:太平洋艦隊重型巡洋艦沒有受到打擊,海軍的艦艇維修工廠沒有受到打擊,更加重要的是美國海軍儲存在珍珠港的450萬噸重油完好無損。

如果珍珠港的工廠設施和重油全毀了又會怎樣?用尼米茨的話來回答吧:“把攻擊目標集中在艦艇上的日本海軍,完全無視了機械工廠,對於修理設施也沒有出手,對港灣內儲藏的450萬噸重油也視而不見。考慮到美國對歐洲作出的承諾,這些長時間積累而儲存起來的重油是無可替代的,沒有了這些燃料,美國艦隊在幾個月裏將不可能從珍珠港開始發動任何作戰行動。”

實際上尼米茨的話還是很輕描淡寫的。如果南雲忠一轟炸了儲油罐引發了火災,燃燒起來的450萬噸重油之火將是任何消防手段也無法撲滅的。不需要別的,就這場火就能徹底燒毀珍珠港,燒掉它作為一個軍港而繼續存在的可能性,要重建這個軍港,即使是土建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的美國,沒有幾年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