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前沿基地的美國海軍就隻能後撤3500公裏回到加利福尼亞的聖迭戈去,從那兒再出發來打仗就沒有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海軍所享有的那種自由了。
如果炸掉了海軍的機械工廠和維修船塢呢?那麼後來中途島海戰時像幽靈一樣突然出現,能讓現在的日本人還從夢中驚醒的約克頓號航空母艦當然根本就不可能在現場出現,中途島海戰的結果到底是什麼也就跟著扯不清楚了。
最重要的是,這些不是筆者在無中生有,轟炸儲油罐、海軍機械廠和船塢設施,是非常簡單,百分之一百可能的事情,這些設施沒有任何偽裝,赤裸裸地暴露在地麵上,而且珍珠港美軍已經失去了進行有組織抵抗的能力,隻要南雲願意,隻要機動部隊還有炸彈和機槍子彈,日本海軍在當時確實在珍珠港可以為所欲為。
但是日本海軍放棄了。
為什麼放棄?
九十九
來看看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在1941年1月7日寫給海軍大臣及川古誌郎的信中的一段:
“我軍在日美戰爭首先應該采取的策略應該是:一開戰就擊破敵主力艦隊,置美國海軍及美國國民於無可挽救之地,使其士氣沮喪。從而才能占據東亞之要障,確保不敗之地,以此來建設東亞共榮圈……一旦擊破美主力艦隊,菲律賓以南的閑雜兵力必然士氣沮喪,很難考慮能勇鬥敢戰。”
這就是山本五十六的考慮,像山本五十六所說過的所有其他的話一樣,也還是很含糊不清。從正麵來說,可以說山本五十六是從海權論的觀點出發,將突襲珍珠港作為日本控製西太平洋製海權的中心環節:消滅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就控製了整個西太平洋,日本陸軍在南方作戰時沒有了後顧之憂。
但是從反麵來看呢?山本五十六的這段話裏沒有“消滅”二字,反而兩次出現“士氣沮喪”的字樣,這就是機動部隊司令長官南雲忠一中將和參謀長草鹿龍之介少將所理解的。草鹿參謀長是這麼認為的:“此次作戰的目的是保護南方作戰的腹背,機動部隊麵對的敵人不是那麼簡單地就能解決的。”
就是說即使山本五十六心裏想的是要掌握西太平洋的製海權,可是起碼機動部隊的主官們不了解他的意思。
南雲和草鹿都反對過這個作戰,南雲和草鹿全都是當年艦隊派的幹將,但這並意味著南雲和草鹿在有意抗命,因為沒有這個命令。
在伴隨有名的“攀登新高山1208”指令以後生效的《機密聯合艦隊命令第一號》中的原文是:“機動部隊以及其先遣部隊應極力密匿,向夏威夷運動,在開戰開始之時對夏威夷敵艦隊實行突襲予以致命打擊,同時先遣部隊扼製住敵艦隊出路,極力捕捉攻擊之。”
所以南雲和草鹿在執行作戰命令上沒有任何過失,因為所謂“偷襲”作戰的要點就是一旦得手就立即撤退,而且美國太平洋艦隊除了幾艘輔助作戰用的航空母艦之外已經不存在了,再說沒有受到“致命的打擊”就有點不公平了。
夏威夷作戰是日本海軍整個南方作戰的頂點這一點當時並不存在。即使存在,也僅僅在山本五十六的腦子裏,山本五十六從來沒有係統地闡述過。如果山本五十六真的將奇襲珍珠港放在了整個戰爭頂點的位置上,沒有向部下說明作戰意圖就是山本五十六的過失。
山口多聞、淵田美津雄和源田實確實都提出過隻要還有炸彈和機槍子彈就應該進行第三波甚至第四波攻擊的建議,但是作為肩負著6艘航母安危重擔的南雲忠一和他們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在日本海軍這個官僚體係裏麵活著,在幾乎可以說超額完成了任務以後,他不能拿整個艦隊和自己的仕途去作賭注再錦上添花,而且從日本海軍的思維方法來看有人建議他添的那一點花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