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區的寧靜早使他厭倦了,此刻他更向往夾著隆隆的槍炮聲和略有些刺鼻的硝煙的戰場,他渴望刺激,尤其是一種企盼已久的大膽嚐試的刺激。
5月上旬,他匆匆交接完軍務,便北上開封,奔向了硝煙彌漫的中原大地。
看來機運是真正瞄上了薛嶽,頻頻降臨在他身上。
台兒莊受挫,天皇裕仁大為震驚,匆忙在皇宮召見了陸相杉山元大將、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等人,他想知道台兒莊一戰究竟是怎麼回事。軍部的將帥、高參們這回也都傻了眼,自感顏麵無光,隻能在天皇麵前堅持說台兒莊失敗並非華軍有什麼兩樣,隻是皇軍的一次協調失誤造成的,事實上,他們也一直堅持這種觀點。
在他們看來,華軍不可能一夜間就由一群綿羊變成一群猛虎。但不管怎樣,台兒莊慘敗已成了事實,日本陸軍為此丟盡了臉,再加上蔣介石誇張的宣傳,更使日本軍部陷入一股複仇的衝動中。他們認為,如不在軍事上給華軍以致命一擊,再怎麼解釋都是徒勞,甚至越解釋越難堪。關鍵是要讓中國軍隊以10倍、20倍的代價來償還這筆債。恰在此時,日軍統帥部發現徐州地區集結著數十萬華軍,而且越來越多的國民黨軍精銳正源源不斷地湧向那裏。天賜良機。日本人就像是牌桌上的高手,在經過一次閃失後,急不可待地要找補回這筆損失來。
在日本天皇的授意下,東京大本營於4日下午傳達了大陸命第84號命令。同日,參謀本部也下達了陸指第106號指示,核心隻有一個,拿下徐州,聚殲徐州地區的國民黨軍主力。唯恐再有閃失,大本營還指定以作戰部長橋本群少將為首,組成“大本營派遣班”親赴徐州指導前線作戰。天皇不久前才頒下的“大擴大”方針轉眼間便又被他自己皇軍的飛機、坦克碾成粉齏。當然,這一切本身就是做給外人看的。
5月中旬,日軍10餘個師團30萬人,兵分五路,像一隻張開的巨掌,向徐州撲來。
其中四路已接近徐州外圍,即將形成合圍之勢。另一路土肥原第14師團則脫離主力急速南下,欲切斷隴海路,阻止鄭州、開封一線國民黨軍東進增援。小小的徐州地區一時集結了中日雙方上百萬軍隊,濃厚的戰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蔣介石萬沒想到局勢會演變到這一步。本來他希望李宗仁能再殲滅日軍個把師團,再創造一個奇跡。為此,他咬著牙把他的20多方中央軍從各地調入徐州戰場。
眼下倒好,這20多萬人也要成了日軍的餃子餡兒。這時的蔣介石已從南京的悲劇中吸取了教訓,他不會再讓這幕悲劇重演。5月15日,當日軍的包圍圈就要形成時,他給李宗仁發去了撤退令,令第5戰區立刻放棄徐州,向西南突圍。
日本人並未從台兒莊慘敗中清醒過來。日本東京軍部的高參們眼睛盯著地圖上由湯山向西的十來個要點,10多萬中國軍隊的配置地域,卻絲毫沒覺得把土肥原2萬多的軍隊插入10多萬中國大軍中有什麼不妥。看來,他們還是沒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裏。
5月15日。就在李宗仁接到撤退令的同一刻,土肥原師團也南渡黃河,攻占菏澤,並揮師南下隴海線。土肥原師團就像東京圍棋高手們投下的一顆孤子,重重地闖入敵方的厚勢之中。
薛嶽聞訊,驚訝地張大了嘴,激動得猶如心中一頭小鹿亂撞。
蔣介石聞報,急步走到軍委會那張最大的掛圖前,算計著,琢磨著,幹瘦的布滿烏雲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機會又在向他招手了,日本人把土肥原這塊肥肉送了上來,就看他有沒有膽量一口狠狠地咬下去。蔣介石前思後想,終於打定主意:
就是誘餌,我也先咬一口再說。對不起了李德鄰,今後突圍就看你自己的了。我先把土肥原收拾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