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轟炸除了塚原以外,還直接造成了木更津航空隊副隊長石川淡、鹿屋航空隊副隊長小川弘的死亡。漢口機場原本是賽馬場,經平整修建的機場。關於這次奇襲,阪井三郎在《天空的武士》一書中以《最倒黴的一天發生的事》為題有詳細描述;而戰史叢書《中國方麵海軍作戰 2》裏麵隻提到中國空軍的SB-2等扔下五十餘枚炸彈,大多數落入附近水田雲雲,並未涉及日軍飛機所受損失。
——節選自《帝國製空戰》,光人社 2006年發行。
但在中方的記錄中,我找不到1939年10月3日轟炸武漢機場的記錄。記錄中有蘇聯誌願航空隊大隊長庫裏申科曾經與中國空軍一起空襲武漢,而且其殉難經過與日本王牌飛行員阪井三郎對自己此戰中記錄的中國空軍殿後機過程十分吻合。然而,庫裏申科的死,很多文獻記載是1939年10月14日,如果是那樣,與這次空襲就對不上了。
補充兩點:
1 譯文中“在太平洋戰爭開戰之時,塚原擔任了第十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初戰就奇襲轟炸菲律賓、在馬來海戰中擊沉英艦兩艘。”
這擊沉的兩艘軍艦可不是普通的玩意兒,一艘是三萬一千五百噸的聲望級戰列巡洋艦反擊號,另一艘是三萬五千噸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激戰過俾斯麥號的威爾士親王號,《大西洋憲章》就是在它上麵簽署的!兩艘軍艦被擊沉的消息傳到倫敦,丘吉爾接報後哀歎:這是對他“一生中最沉重和最痛苦的打擊”。
2 阪井三郎日本海軍在戰後幸存下來的最著名王牌飛行員,曾著有《王牌空中武士的回憶》,曾在中國《航空知識》連載,這裏的文字就來自本書:
我清楚地記得1939年10月3日。這天,我讀完信後就檢查自己那架戰鬥機的機關炮。機場上,人們工作從容,情緒鬆懈。
機場的平靜突然被控製塔傳來的叫聲打破了。接著,沒有任何其它警報,四麵八方就響起了轟隆隆的爆炸聲,大地顛簸搖蕩,響聲震耳欲聾。“空襲”不知誰喊了一聲,但沒有必要。這時,所有警報器都尖叫起來,當然也是為時過晚,毫無用處。
轟炸開始前沒法到隱蔽所了。炸彈愈來愈強烈的爆炸聲,有如邊疆不斷的雷鳴。地麵,煙塵滾滾;空中,彈片橫飛。有幾個駕駛員與我一起,發瘋似的從機修車間往隱蔽所跑。我把身子彎得低低的,以躲避嘶叫著飛來的鋼片。我一頭向兩個水箱中間砸下去,要不是動作快,恐怕連人影子都找不著了。因為附近一彈藥撒了一機場,震得耳朵發痛,地麵飛沙走石。
所以,若我有片刻遲疑,恐怕早就見閻王去了。附近的爆炸聲突然停止,我抬起頭來,看看發生了啥事。機場裏,炸彈還在乒乓作響。透過爆炸聲,傳來人們痛苦的叫喊與呻吟,躺在我周圍的人都負了重傷。我立刻向離我最近的那個駕駛員爬去。此刻我才感到大腿和屁股痛得像刀割,順手一摸,血已把褲子浸濕了。傷口很痛,幸好不深。
我慌了,站起身來就跑,不過這次是向機場裏跑。奔到跑道時,抬頭向天上一望。頭頂上有12架轟炸機在編隊,它們飛得很高,至少在20000英尺的高度上大轉彎盤旋。它們是俄國的CB雙引擎飛機,是中國空軍的主要轟炸機。不可否認,敵機的突然襲擊達到了驚人的效果,打得我們措手不及,狼狽不堪。可以說,在敵機尖叫著俯衝投彈時,我們實際上沒有一人事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