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神槍碧血——記抗日殺奸團中的校友馮運修(3 / 3)

馮射擊以後沒有停車,迅速向前騎行,按照原定計劃繞回西四家中去了。李振英則迅速發出“得手”信號,通知葉、劉等中止刺陳的行動,迅速轉移。

吳菊癡的死給北平日偽方麵極大的震動,但當天進行的大搜捕卻一無所獲,抗團的人員已經如魚入大海,脫身而去了。

刺殺吳菊癡是抗團一次相當成功的行動,但也直接導致了日軍“八月大逮捕”的迅速展開。八月大逮捕,指的是日軍1940年8月上中旬在北平天津聯合進行的,針對抗團的大規模搜捕行動。這一次行動抗團成員共計被捕四十餘人,北平大部分骨幹入獄,天津也遭到重創,李如鵬等犧牲。殘存人員繼續堅持一時十分困難,遂組織部分骨幹人員從天津撤離,將抗團總部轉移至重慶。此後軍統為抗團成員提供電台和武器,進行人員訓練,經過一個恢複時期,從1942年起,又陸續返回平津開展活動,直至抗戰的勝利。

值得一提的是八月大搜捕讓抗團遭到重創時期,日軍不自覺的放鬆了對於軍統組織本身的壓力,軍統的正規特工乘機抬頭,直接投入行動,給了日偽方麵更大的打擊。軍統特工在華北的一對殺星王文和麻景賀連續出手,先後製造了槍擊日本天皇特使、爆破南苑飛機場、刺殺日軍高級顧問山本榮治和大漢奸王克敏等一係列驚人的案件。及至1941年初軍統的行動遭到日軍反撲進入低潮以後,共產黨的“別動隊”又開始活躍於北平城內外,其主要成員多有1939年從抗團中退出的共方成員(抗團早期成員中國共間雜,1939年,因抗團的國民黨軍統背景逐漸暴露,國共合作也已經出現裂痕,抗團中的親共人員陸續脫離,卻僥幸躲過了八月大搜捕的劫難)。

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實際上日本方麵注意到平津地區抗團活動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隻是幾次采取行動都因為抗團社會關係複雜,消息靈通,成效極微,沒有能夠給抗團以致命打擊。因此日軍方麵采取放長線釣大魚的方式,試圖在盡量掌握抗團組織的全貌後,將其一網打盡,吳菊癡被刺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1940年8月,日本華北特高課和北平憲兵隊牽頭,行動當天之前不和北平偽警方聯係,直接調動偽滿警察進入北平,利用已經掌握的線索對抗團成員開始了大逮捕。因為幾次行動成功,抗團內部不免有輕敵驕傲情緒,防範不周,在日軍的大搜捕中李振英、孟慶時、紀鳳彩、鄭統萬、鄭昆侖等紛紛被捕。其中李振英等本來身處燕京大學校內,日軍逮捕並不容易,但卻被日軍利用軍統叛徒曲某發出通知,誘燕大抗團成員開會。李振英不知是計,和王知勉、李澄溪等出校即被捕。另一個燕大抗團成員吳壽貞出校稍晚,恰好看到李振英被捕,立即退回校園,後在張東蓀和侯仁之兩教授的幫助下西去遊擊區,吳後來在西山參加遊擊工作時在戰鬥中犧牲。

馮運修也在日軍逮捕名單之列,8月6日深夜,日本憲兵隊包圍了馮在西四北四條的住所,警覺的馮運修立即發覺有變,悄悄起床並取槍走出臥室。此時,日軍尚未完全合圍,如果他立即越牆逃走,並非沒有生理。但馮運修負責抗團組織材料和行動文件的保管,假如這些材料落入日軍手中,後果不堪設想。因此,馮立即攜帶文件退到廚房,將其焚毀。

這時日軍即破門而入,衝入馮家小院,將馮運修的父親、弟弟等人捕獲,隨即發現馮藏身的地點,日本特務即喊話叫馮投降。馮不予置答,繼續冷靜地燒毀文件。日軍聞到燒紙的味道,恍然大悟,試圖強行衝擊,馮運修果斷開槍反擊。因為他射擊準確、彈藥充足(馮亦負責保管北平抗團的槍支彈藥),僵持良久,特務們隻攜帶短牆,壓不住馮運修的火力,無法靠近馮家廚房。這時,周圍居民紛紛被槍聲驚醒,意識到有人在和日軍槍戰。

槍戰中投身日本憲兵隊的漢奸袁規(北平憲兵隊特務科科長)心生一計,將馮運修的父親推在前麵擋子彈來逼近馮的藏身之地。但袁未想到馮槍法極好,一槍擦過其父耳邊正中探頭窺視的袁規臉部,袁應聲倒下。日偽特務紛紛上院牆,一麵勸降,一麵對馮運修藏身之處射擊。馮寧死不降,從窗口奮力還擊,槍戰中一名叫西城吉次的日本憲兵被馮運修擊中,從院牆上落入院內斃命。打到中間日軍將機槍架起來對馮家廚房中掃射,馮的槍聲才告終止。特務進入房中檢視,發現馮運修身中數彈,已經不屈而死。馮的右手中彈,左手持槍,顯然是右手負傷後依然死戰良久,但所有文件都已銷毀,無法辨認了。

馮運修犧牲的時候,年僅19歲。他和日軍進行槍戰的消息,第二天北平的報紙曾有報道。

因為馮運修的父親同時被捕,他犧牲的前後經過才得以流傳下來。而且,馮運修的父親也對抗日頗為同情,巧妙地向抗團成員傳出了馮已將文件銷毀的消息。因此得知消息的抗團成員多能咬牙堅持,不承認日偽的指控,頗有一些人因此而無法定罪,最後得以逃出魔窟。

1941年軍統紀念曆年殉國人員的四一大會上,馮運修也在紀念名單之列,並有照片受祭。但按照幸存的成員所說,包括馮在內的抗團成員,除李如鵬外,其實並不是軍統的成員,其頑強不屈直至以身殉國,並非為了榮華富貴,不過因為有一腔愛國的熱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