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馬爾維納斯群島戰役(3 / 3)

5月20日晚,英特混艦隊的2艘航空母艦在數艘驅逐艦和護衛艦的掩護下,由斯坦利港東側向馬島以南航行,並不斷向南部沿海阿軍據點炮擊,以給阿軍造成英軍即將在馬島南部登陸的錯覺。與此同時,一支由載運登陸部隊的兩棲登陸艦、大型運兵船和供應艦組成的登陸編隊,在20艘驅逐艦和護衛艦的護航下,沿馬島北部海岸向聖卡洛斯航行。21日3時30分,英“特別空中勤務團”的突擊小隊在聖卡洛斯港著陸,英艦對聖卡洛斯港實施猛烈炮擊。3時40分,英軍2個陸戰營和2個傘兵營約2500人從16艘登陸艦艇上出發,利用夜暗在聖卡洛斯港地區分4處登陸。登陸部隊未遇抵抗,前後共用4個小時即上陸完畢。登陸部隊上陸後遂向阿守軍發起進攻。阿軍進行輕微抵抗後,除少數被俘外其餘趁黑夜潰逃。到21日黎明時,英軍已建立了一個25平方公裏的登陸場,上陸兵力達4000~5000人。

英軍在聖卡洛斯港登陸後,阿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出動飛機對英登陸地域附近的英軍艦船實施了持續不斷的猛烈襲擊。5月21日,炸沉英護衛艦“熱心”號,並重創和擊傷其他英艦4艘,阿損失飛機14架。後於23~26日4天中,阿航空兵平均每天出動飛機約120架次,對英艦和灘頭陣地進行大規模空襲。23日,炸沉英護衛艦“羚羊”號;25日,炸沉英導彈驅逐艦“考文垂”號。擊沉英貨船“大西洋運送者”號,並重創和擊傷其他英艦船4艘。此間,阿軍損失飛機30餘架。

5月27日,英軍開始陸上戰鬥。英軍兵分南、北兩路,發動鉗形攻勢,向斯坦利港推進。南路部隊於5月28日占領達爾文港和古斯格林機場,北路部隊在攻克道格拉斯和蒂爾灣等據點後,直逼斯坦利港。

由於阿軍采取收縮外圍、集中全力於斯坦利港與英軍決戰的戰術,兩路英軍所到之處均未遇到阿軍抵抗。6月1日。兩路英軍在斯坦利港外會合。6月8日,英後續部隊35血餘人在斯坦利港西南布拉夫灣登陸。阿軍發覺後,立即派出大批飛機對集結在布拉夫灣的英艦進行猛烈轟炸,從而導致了一場激烈的、持續兩天的海、空戰。6月8日,阿A4型飛機用炸彈炸沉英登陸艦“加拉哈德爵士”號,炸傷登陸艦“特裏斯特拉姆”號和護衛艦“普利茅斯”號。在這場戰鬥中,英軍死50人,傷130人,占馬島戰爭全過程中英軍死亡總數的20%;阿軍損失飛機11架。6月20日,阿軍從岸上用“飛魚”式導彈擊傷英驅逐艦“格拉摩根”號。

6月11日和12日,英軍以密集的航空火力和艦炮火力,摧毀了阿守軍陣地,攻占了數處,阿守軍主力傷亡慘重。6月13日,英軍向斯坦利港發起總攻。至6月14日中午,英軍先後攻占了無線嶺、欲墜山和威廉山等地,進抵距市區約4公裏的地方。阿軍放棄陣地。丟棄大量重武器退向市區。6月14日午後,英阿雙方達成非正式停火協議。阿軍於6月14日21時放下武器,停止抵抗。至此,馬島戰爭基本結束。

戰爭結果英軍獲勝,重占馬島。在這次馬島戰爭中,英軍被擊沉艦船6艘,擊傷18艘,損失飛機37架,傷亡、被俘1100餘人,阿軍被擊沉艦船5艘,擊傷6艘,損失飛機100餘架,傷亡、被俘1.37萬人。英阿馬島戰爭是一次現代化條件下的島嶼爭奪戰。這次戰爭表明,在現在條件下,精確製導武器具有較大的戰鬥威力,但傳統武器仍具有生命力,電子對抗在戰爭中處於重要地位;海上艦艇編隊的主要威脅來自空中,編隊防空必須大力加強;後勤保障的規模大,組織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