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客氣之後,霍邯問趙過道:“如今我大漢人口已經超過了五十五萬之多,糧食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我聽二兄說你在農業方麵極有建樹。我就想向你請教一下,關於漢鎮一帶農業的發展,你有什麼想法嗎?”
趙過有些誠惶誠恐的說道:“大將軍您太客氣了。下官乃是農官,生於土長於田,為大漢解決糧食問題,正是下官的職責所在。”
“經過幾天的勘察,我發現漢鎮附近土地雖然無窮無盡,但這裏乃是牧區,的確不太適合太規模的開墾。”
霍邯點了點頭,歎道:“萬物生長有其規律,我又何嚐不知此地更適合畜牧而不是種地呢?但農業乃是立國之本,我們大漢農耕民族。有合適的耕地我們要種地,沒有合適的耕地,創造耕地我們也要種!”
趙過說道:“漢鎮製約漢鎮附近農業大規模發展的主要問題有三個。”
“第一個問題是水源,遠離河道的農田,灌溉艱難,必須要大興水渠,同時還要多種抗旱作物。”
霍邯點了點頭,水源問題是顯而易見的,“那第二個問題是什麼呢?”
趙過答道:“第二個問題則是抗風問題,此地乃是一片茫茫草原,溫差大,風沙大。想要大規模開墾,還必須要在抗風方麵下功夫,否則大風一吹,禾苗就全都死了。”
風!這個問題不善務農的霍邯的確是沒想到!
霍邯陷入了思考:是啊,在中國北方地區種地,抗風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而在這中亞地區的草原上,風沙更是誇張,大風,是一個大問題啊!
“那第三個問題又是什麼?”
“第三個問題是土壤,此地草原地區,特別是遠離河道的草原土壤裏,含沙量很高。稀薄的土壤依賴草皮保護,一旦大規模開墾,大風一吹。稍不注意,幾年的時間,土地就會沙化。”
沙漠化!草原地區稀薄的土壤的確很容易就沙漠化,即使是在古代,環境保護也是很重要的。
霍邯暗歎一口氣:在不適合農業的草原地區大規模開墾,無疑是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是逆天而行!但大漢又不得不逆天而行!
最後,趙過總結道:“我總結出來的結論是,漢鎮一帶河岸兩側的土地,開墾起來是沒有任何問題。河水能提供灌溉水源,而且有河水的保濕,土地也不容易被吹走沙化。”
“而在那些遠離河道的土地開墾,就必須解決水源、大風以及保持土壤三個大問題。”
抗旱!抗風!不破壞土壤!
隻有滿足這三個條件,大漢才能放心大膽的在草地上開墾!
於是霍邯問道:“那要解決這三個問題,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趙過帶著霍邯往田坎上一站,指著田地道:“大將軍您看,這左邊的田地是目前大漢常用的壟作法田地,而右邊則是下官在自家地裏試驗過的代田法地。”
霍邯看歸看,但卻看不出個名堂來,隻能問道:“這代田法有何獨特之處嗎?”
雖然一貫是謹小慎微的老農模樣,但在說起自己專業領域的時候,趙過一下子就變得眼神中充滿了自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