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鐵礦,銅礦、金礦、銀礦等說法,其實這都是一些礦種名稱。當今世界上已發現的獨立礦種達200種,從大的方麵可以分為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能源和水資源4大類。

由於很多礦產資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一些重要有色金屬資源集中在少數國家和地區,所以保證正常供應和貿易關係便成為各個國家極為關心的問題,也往往因此而引起國際局勢動蕩不定。許多國家對4類25種所謂的戰略礦產品尤為關注:

貴金屬(金、銀、鈀、鉑);鐵和鐵合金(鉻、鐵、錳、鉬、鎳、釩、鎢);非鐵金屬和稀有金屬(鉛、鋁、鈹、鍺、鎘、銅、鎂、鉭、鈦、鋅、鋯);核燃料(釷、鈾)。這些金屬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和尖端技術發展,對一係列新興工業如高分子合成工業、原子能、電子、宇航、激光工業以及國防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貴金屬屬於金屬礦產,是有色金屬中的一類,包括金、銀和鉑族金屬(鉑、釕、銠、鈀、鋨、銥)共8種。這些金屬在地殼裏的豐度低,分布稀散,彼此互溶共生,富集、分離和提純都較困難,價格較貴,所以得名為貴金屬。

地球上一切礦產的形成和分布都有它自身的內在規律,既不是處處都有礦,更不是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礦。礦產隻生存在它自己的“家”裏,即“礦藏”。

礦藏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或地質作用下形成的,它是可以開采利用的有用礦產堆積體或富集體。自然界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漫長的地球曆史進程中,是在不斷地運動著的,其中表現突出的有分化作用和富集作用。如果某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富集的程度超過它們在地殼裏的平均含量,就可以說礦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