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人雅各布?瓊格爾的職業,是經營農場又兼尋找寶石金剛石。可他的運氣不好,苦幹了20年仍未能擺脫貧困。60歲以後,瓊格爾對找金剛石已經灰心,把家搬到南非的首府比勒陀利亞。並在愛蘭德斯豐坦礦區附近買了個小農場,準備專心務農謀生。
1934年1月,天空與驟然陰之密布,很快使雷雨大作起來。帶著大量泥沙的洪水淹沒了他的農場。洪水退後,瓊格爾雇了一個小孩清理田地裏的泥沙。無意中,這小孩在泥沙內發現一塊比蛋還大的美麗石頭,於是拾了回來交給瓊格爾。
占世界第七位的巨大寶石金剛石,就是這樣露麵的。瓊格爾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塊大金剛石為“瓊格爾”。“瓊格爾”重726克拉,為藍白色,極為純淨。由於質量極佳,超過以前發現的所有大寶石金剛,因此“瓊格爾”在寶石界特別出名。
鑽石拿回家中,他妻子更是愛不釋手,她將鑽石用一帶子係住掛在脖子上,玩賞了數日後才和丈夫一起將它賣給設在約翰內斯堡的金剛石有限公司,賺取了31.5萬美元。
一位叫奧本海默的鑽石公司老板,以63,000英鎊買下了“瓊格爾”。
為掩人耳目,鑽石“瓊格爾”是用一個普通郵包(郵費相當0.64美元)寄往倫敦的。
美國大珠寶商哈裏?溫斯頓消息極為靈通。當“瓊格爾”尚在郵路上時,他人已趕到倫敦。他對“瓊格爾”作了一個月的研究後,決定花70萬美元買下來。
哈裏?溫斯頓不僅是珠寶商,還是寶石切割師和寶石收藏家。他對搜集鑽石珍寶有著特殊的癖好。他經常周旋於鑽石購買者之間,一見名鑽便出最高價格買到手。他擁有的世界名鑽最多。
“瓊格爾”鑽石一到紐約,便由海關直接送到自然曆史博物館展出。以後還陸續在美國其它六個城市展出,接待參觀人數達數百萬之多。
鑽石最後回到溫斯頓辦公室。如何將之切割好磨好是擺在哈裏?溫斯頓麵前的一個難題。他讓人作了幾個玻璃複製品,然後分別寄往最有名的鑽石琢磨工廠,他最終將“瓊格爾”鑽石交給一個名叫拉紮爾?卡帕蘭的比利時血統的美國雕琢家負責切磨。1936年4月27日進行了第一次切割,“瓊格爾”被切成12塊,最大一塊被琢磨成一粒142.40克拉的有66個麵的飾鑽,仍取名為“瓊格爾”。其餘鑽石,十塊被琢磨成長方形,一塊琢磨成卵形。最小的一粒重5.3克拉,全部鑽石總重370.7克拉,為原石重量的51%,這是一個少見的高比例。在當時,12粒鑽石總值為100萬美元。除最小的兩粒被印度的卡普塔拉的一個土邦主買去外,其餘九塊均被不知名的收藏家買走了。
最大的“瓊格爾”鑽石後來又經溫斯頓切磨成一顆有58個麵的長方形鑽石,重量為124.65克拉。這顆鑽石曾又展出多次。到1942年埃及法魯克國王以信貸方式花100萬美元購買了它。
法魯克於1952年被以納賽爾為首的軍官們推翻後,“瓊格爾”的下落不明。直到1959年,人們發現尼泊爾的蕾特娜王後佩戴著它。1974年,它又被香港的一位不知名的商人用400萬美元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