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自樗裏疾首次使用此術後,後世經久不衰,並愈演愈烈。譬如東漢太監張讓振小太監為間,竊聽何進與太後密談,從而設計誘殺了權傾一時的何進;南北朝宋武帝劉裕派劉穆之為間,經常於宴請賓客之際,“布耳目以為視聽”;宋文帝劉義隆對臣屬親族也放心不下,常常親身“身藏屏後,隱聽聞之”。當他與文武大臣密談時,為防有人竊聽,每次都要秉燭四下察看一番才行;唐代名將李光弼攻邳州時,派郝廷玉為間,“自地道入,得軍號”,裏應外合,大破敵軍;唐代叛將史思明派間諜躲藏在床下,竊聽烏承恩將軍父子夜間談話,從而挖出除掉了唐軍潛伏在其軍中的臥底;清代皇太子胤,常常於深夜潛至康熙的寢室,以刀劃破蓬布,“裂縫而視”,日夜監視竊聽康熙的一言一行;葉赫那拉氏於鹹豐皇帝彌留之際,在夾牆內竊聽其與慈安太後及肅順等人的密談,從而控製了宮廷大權,鏟除異己。
從反間諜的角度看,竊聽也常被用來反間。因為竊聽是古今中外獲取情報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它使人認為暗中竊聽到的情報肯定是真實無假的。於是一些反間諜者就利用了這一點。像春秋苗賁皇、宋代嶽飛、明代王守仁、清代皇太極等人,都是利用敵俘,故意給他們造成一個“竊聽”的機會進行反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