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一封間諜信(2 / 2)

如今孫權的軍隊已全部出動,長江沿岸空曠無備,軍營城堡空虛,僅有幾個間諜探子而已。百姓已騷動不安,這可是個有利時機,但需要外援才行,否則大事不會成功。我生長在長江、淮河一帶,熟悉地形民風,善於觀察時事,這個有十分成功把握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

孫權這次北上攻打石陽,有一個計謀,那就是把新兵、弱兵放在前頭,把精兵強將放在後麵。攻城時就用新兵、弱兵去填塞護城河,使城很快被攻破。我擔心石陽無法抵禦吳軍,請您迅速而秘密地去救助支援。

馬上就要發起大事了。我請您發給我各類軍職的印紐,能讓我非正式地委任各個首領,以此激勵他們的鬥誌。並請再給我幾十麵旗幟,用來作為內應的標誌,這樣也能讓官吏百姓親眼看到,知道起義在即。這件大事,請您嚴加保密。您向來有謀略心計,對我的提防、顧慮一定很深,這是在情理之中的,我頻繁反複地向您陳述,就是為了清除這些顧慮,請你不要怪罪。

曹休接到這封書信,對周魴半信半疑,就密派間諜去偵察。此時,吳國的朝官經常奉孫權的命令前來責問周魴各種政事。周魴就乘機在州郡官府的大門下,剃發謝罪,以示有負於孫權。間諜把這一情報報告曹休,曹休便不再有懷疑和顧慮了。不久他親率十萬步騎兵,帶著大量軍用輜重,徑自進入皖地。周魴立即向孫權密報,孫權命東吳名將陸遜為大都督,與周魴聯合在石亭半路上突然截擊曹休。這時曹休已經覺察到中了周魴詐降之計,但他“恥見欺誘,自恃兵馬精多,遂交戰。”陸遜兵分三路,齊頭推進,曹休全軍崩潰,被斬殺、俘虜者不計其數。曹休逃回魏國後,為中奸計日夜憂憤,竟背發毒瘡而死。

吳軍大捷,凱旋班師。孫權舉行了盛大慶功宴,款待眾將領。酒酣之際,孫權感慨地對周魴說:“愛卿剃掉頭發,祟尚禮義,成就了我的大事。愛卿的功績英名,應當載入史冊。”任命周魴為裨將軍,賞關內侯爵位。

西晉史學家陳壽撰著《三國誌》時,果然如孫權所言,把周魴給曹休的這封著名的間諜書信,全文載入史冊。周魴的這封間書,寫得文情並茂,事理通達,簡直無可挑剔,天衣無縫,完完全全是一片真心實意“歸降”的“肺腑之言”;加之又透露了一些真假雜揉的軍事情報,孫權又故意派朝官去喝責周魴,使曹休不得不陷入圈套。真可謂是一紙書信抵得上十萬精兵,堪為後世借鑒之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