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嶽飛妙計破敵間(1 / 2)

一代名將嶽飛,是宋朝文臣武將中最精於用間的軍事將領。他出身世代農家,但“少負氣節,沉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

1122年,剛滿20歲的嶽飛應募參軍,充當“敢戰士”。時值陶俊、賈進和反宋,嶽飛“請百騎滅之”。他派遣一些士卒偽裝成商人進入敵境,故意被陶俊部下抓走充軍。於是嶽飛命百名士卒埋伏在山坡下,隻帶著少量騎兵逼近敵營。敵軍見嶽飛人少,便出營追捕。嶽飛佯裝敗走,將敵軍引向山坡。當敵軍進入包圍圈內,“伏兵起”大敗敵軍。先前派去偽裝成商人的士卒也在敵營中策應,一舉擒住陶俊與賈進和。

兩年後,宋朝與金人議和,“金人拒之”。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此時嶽飛調往河東前線抗金的平定軍,任偏校。嶽飛又率騎兵前往壽陽、榆次等地多次進行秘密偵察。他甚至還在深夜換上金人服裝,潛入金人軍營搜集情報。偶然碰上巡夜的金兵,他就用嫻熟的女真話巧妙地騙過他們。就這樣,他暗中幾乎看遍了金人的所有軍營,從而掌握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並因此受到上司的表揚,升職為進義副尉。

1127年,宋欽宗、宋徽宗及皇子、貴妃等人被擄往金營,北宋滅亡。不久,趙構即位,是為宋高宗。嶽飛以滿腔愛國熱忱,向宋高宗“上書幾千言”提出了伐金的軍事策略,但被上司指責為“越職”而被解除了軍職。嶽飛隻得投到開封府宗澤麾下。他在開德、曹州與金兵作戰時,身先士卒,“皆有功”。宗澤“大奇之,曰:爾勇智才藝,古良將不能過,然好野戰,非萬全計。”於是就“授以陣圖”,讓嶽飛精研列陣之法。可是當時已身無一職的嶽飛竟然向這位著名的將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說:“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澤聽後大為驚喜,連聲稱是。

嶽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思想貫穿在他一生的軍事生涯中,尤其在間諜與反間諜戰中,更顯其妙。1132年,湖東曹成“擁兵十餘萬”起兵反宋。時任神武逼軍統製的嶽飛接到朝廷金字牌和黃旗,奉命率一萬餘人前去招撫曹成。曹成拒招,率兵退至桂州賀、連二州,修築工事,嚴陣以待。嶽飛與曹成在兵力對比上是一比十,強攻硬拚必然遭受巨大傷亡,於是,嶽飛決定以計破敵。正在這時,嶽家軍捕獲了一名曹成派來偵察的間諜。嶽飛聞訊後,頓生一計。他讓部將把間諜押來營帳內聽候發落,自己卻事先離開了營帳。他在營帳外大聲喝令主管糧草的軍吏,讓他立刻調撥大量糧食供軍隊急需。可是軍吏無可奈何地說:“糧草殆盡,奈何?”嶽飛連連歎氣,隻得說:“那就先撤兵再說吧。”這時嶽飛一回頭,發現曹成的間諜在營帳裏,頓時麵露悔意,連連頓足,裝出一副泄密後悔的樣子。他命令士兵嚴加看管間諜,不得有誤。但暗中又命令士兵在深夜時故意粗心大意,放鬆警惕,讓間諜“乘隙”逃走。

間諜逃回曹營,立即將嶽家軍糧草已盡、不日撤兵的假情報向曹成報告。曹成大喜過望,下令停止修築工事和放鬆偵察警戒,並計劃在嶽飛撤兵時半路伏擊嶽家軍。嶽飛則於當天夜晚悄悄率兵繞道迂,在黎明前包圍了曹成營地,並迅速發起突襲進攻。曹成軍隊隻聽到四周到處是“嶽家兵至矣”的喊聲,驚慌失措,潰不成軍。曹成走投無路,隻得向嶽飛投降。南宋宰相李綱因此盛讚嶽飛立下了“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