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進攻路線之爭(1 / 1)

馬裏亞納群島是西太平洋上的一組島嶼,在東京以南大約1000餘海裏處。它位於琉球、台灣和菲律賓以東,北望硫磺列島,南臨加羅林群島,由北向南成弓形延伸,形成一條長約400餘海裏的綿亙弧線。其中最大的島嶼為關島、塞班島、提尼安島和羅塔島。

馬裏亞納群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它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居亞洲與美洲的海上交通要衝,是美軍進攻日本本土和遠東的必經之路。如果馬裏亞納群島被美軍占領,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海上生命線就將被切斷,台灣和菲律賓也將處在美軍直接打擊範圍內。更為嚴重的是,從馬裏亞納起飛的美軍B-29轟炸機可以將日本本土納入其轟炸半徑。正因為馬裏亞納群島如此至關重要,日軍才譽之為“太平洋的防波堤”。

美軍對日本的進攻路線有3條,一是北太平洋,一是中太平洋,另一是西南太平洋,把哪裏作為主攻方向是美軍發動戰略進攻最重要的問題。

北太平洋天氣嚴寒,海麵上風大浪急,不利於實施大部隊作戰,而且對日本維持其戰爭的生命線——與東南亞的海上交通起不了多大作用,無法迅速解決戰爭。因此,美軍自1943年5月收複阿留申群島後,就未在這個方向采取進一步攻勢。

中太平洋或西南太平洋作為主攻方向的爭論,在美軍上層產生了尖銳的分歧。以麥克阿瑟陸軍上將為代表的一方,主張在占領或封鎖臘包爾之後,沿新幾內亞——菲律賓軸線的西南太平洋發動進攻。他們認為這條進攻路線可以充分利用美軍在西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業已建立的一係列海空基地,始終能夠得到岸基航空兵有力支援。而且,這條路線對於進攻目標有著較大的選擇餘地,能夠繞過日軍重兵守備的地區,攻擊日軍防禦薄弱之處。

而以尼米茲海軍上將為代表的一方,認為這條進攻路線上的主要島嶼麵積都比較大,日軍部署的兵力也相應較多,所以遭到的抵抗一定較激烈,付出的傷亡也會大一些。而且這條進攻路線的側翼和後方都暴露在中太平洋地區日軍麵前,進攻態勢並不理想,隻能采取步步為營的戰略逐步推進,其攻擊速度可想而知。相反,從中太平洋發動攻勢,可將日軍在太平洋上的部署攔腰截斷,切斷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這對於日本而言是致命的。而且中太平洋所要奪取的,大多是相距遙遠的一些麵積較小的珊瑚礁和島嶼,即便日軍在這些島嶼上的防禦比較堅固,也會由於麵積小而力量單薄、彼此距離遠而難以得到增援和補充,容易為美軍各個擊破。加之這條路線與美軍後方基地之間的路程較近,能節省部隊與運輸船隻,從而迅速結束戰爭。

表麵上看是進攻路線之爭,實際上卻反映出美國陸海軍之間的深刻矛盾。因為如果從西南太平洋發起攻擊,主要依靠陸軍實施地麵進攻,海軍隻不過擔任保護海上運輸、以海空火力支援地麵作戰,並掩護陸軍近海側翼的次要任務。而從中太平洋展開進攻,關鍵是掌握製空權與製海權,海軍的航母編隊將是絕對的主力。由於所需占領的島嶼麵積較小,地麵戰鬥隻需要小規模陸軍部隊,海軍才是主角。因此這場爭論,雙方都分別得到了陸海軍頭麵人物——陸軍參謀總長馬歇爾上將和海軍總司令金上將的鼎力支持。

由於這個問題事關重大,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進行了極其慎重和細致的研究,最後決定采取以中太平洋為主、西南太平洋為輔的雙管齊下戰略。這樣既可避免單線進攻易遭日軍集中全力抗擊和暴露側後的危險,又能迷惑日軍,使其難以判斷美軍的主攻方向,分散日軍兵力和注意力,為戰略進攻的順利實施創造有利條件。

之所以選擇中太平洋為主攻方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美國軍事工業全麵轉入戰時生產,大批航空母艦和登陸艦艇的建成服役,使中太平洋的海軍部隊擁有了一支以航母為核心的具有極高機動力和極強突擊力的艦隊,能夠確實保證掌握製空權和製海權。

根據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決定,美軍先後組織了新喬治亞島戰役、吉爾伯特群島戰役、馬紹爾群島戰役,隨後的進攻矛頭直指馬裏亞納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