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容易想太多的朋友,看到這裏也許會擔心,一味地模仿他人,是否會導致失去自我風格的後果呢?針對這一點,我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大家不必擔心,那絕對是一種多慮。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我其實都過於強大,就算模仿別人,也不必擔心失去自我,我們隻會藉由吸取別人的優點,讓自己的本質與優點更加被放大強化而已。
以我本人非常欣賞世界級的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Anthony Robbins)以及領導學教父約翰.馬克斯韋爾(John Maxwell)為例,我試著模仿他們演講時的態度語調;也學習金馬獎影帝梁朝偉的深厚演技,與他在詮釋不同角色時的精彩表現;還會研習綜藝大哥大張菲和天王吳宗憲的主持功力,學學他們搞笑的技巧與幽默風趣的爆點。雖然他們是我的模範典型,但是大家看看我說話時候的樣子,會跟他們一模一樣嗎?沒有嘛!學習強者,隻會更加精進我們既有的本質與優點而已,不可能完全失去自我。同樣地,向前述所提到的魅力女性學習她們的特質,不但不會降低妳個人的本質,還會挑戰並牽引出更多妳自己都未能發現的自我潛能。
還要提醒大家,一開始進行改變的時候,都會有所謂的陣痛期,也就是妳不僅得麵對自己心裏的掙紮,還要麵對的是好朋友們覺得妳怎麼跟以前不太一樣的眼光。比如說妳想捧腹大笑甚至開始拍打旁邊男性友人的肩膀時,腦中那個應該抿嘴微笑的優雅影響閃過腦中,就隻好強行克製住自己不要笑得太得意忘形;妳心裏對友人的意見不認同想要回嘴「幹譙」,甚至連髒話都想罵出口的時候,又想起自己正在進行的淑女改造工程,於是隻好把快要吐出嘴的「哭夭靠爸」再硬生生地吞回去。雖然一開始會覺得不自在,也無法隨心所欲、暢所欲言,不過就是這樣每次一點點、一點點與原來的自己有不同的改變,就能讓現在的自己比過去的自己更好,也跟理想中的自己更接近,隨著時間的累積,妳將獲得巨大的改變,也會獲得不小的成就感。在每一次的舊我與新我的對話和拉鋸之中,妳自然會找出最佳的平衡,一個魅力的自己,也將誕生。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魅力女人特質,在現今的社會已經越來越得到許多男人的認同與重視,那就是女人的能力!「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已經過去,越來越多的現代男性在看待有能力的女生時,已經能把評價從以往的威脅,轉化成為一種崇拜。雖然事實上還是有很多男生見不得女性在工作與職場以及收入上比他們相對優越,但是這樣的男生,根本不應該被放入即將成為女王的妳的異性選項圈裏麵。學習欣賞工作能力比他們強的女性,是新時代男人的責任,不是身為新女性妳的責任。遇到不懂這一點的男性,請直接丟我的書給他看!
其實在曆史上女人的能力早已展露頭角,隻是一直被男性所主宰的社會壓抑,因為男人真的害怕失去擁有的既得利益。武則天從還是「才人」的時候,就開始幫唐太宗整理奏折,更別說之後高宗體弱時垂簾聽政,以及最後的篡位稱帝;三國時代的諸葛孔明有妻黃氏,聰敏賢淑又博學多聞,不僅是他的賢內助,更替孔明想出許多在戰場上的戰術以及機關;現代許多成功企業家的夫人,例如富邦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陳靄玲女士、趨勢科技基金會的執行長陳怡蓁女士……等等,都藉由公益與文教活動,為社會的弱勢團體發聲,也替自家企業建立起樂善好施的良好名聲。一個男人身邊有這樣的女人,對他來說絕對是一種無上的光榮與幸福,特別是在他麵對困難的時候,如果身邊的親密伴侶,能夠幫他分析事情的輕重緩急,並且提出有力的建言,那麼這個男人將會心存感激,並且永遠離不開這個女人,一輩子把身邊的女人視為珍寶。
所以,不要再迷信過去膚淺的想法,以為男生希望自己的女朋友隻要打扮美美的、隻會聊些無聊的八卦表現出她的弱智與無腦,這樣男生才不會有被身邊女人比下去的感覺。男人從來不討厭有能力的女人,但是絕對不喜歡咄咄逼人,過分自以為是,還不在別人麵前為他留顏麵的女人。這樣的人,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會受到周遭朋友的喜愛。身為聰明的女王妳應該做的,是充實自己在各方麵的能力,成為一個能夠讓伴侶和妳分享心事甚至是事業問題的人,然後還懂得適當的撒嬌,表現出不會的樣子要他來教,甚至偶爾裝笨來逗他笑。我上麵講的絕對不是要妳自貶身價,而是一些增進彼此交往時的情趣的方法。總之,該強的時候強,該弱的時候弱,最好還讓妳的男人以為,妳在公司或外麵是個人人敬畏的狠角色,但是隻會在他麵前展現屬於他的溫柔與嬌羞。
不要覺得這樣好像是雙麵人而精神錯亂,要知道男人骨子裏就是愛這一套,而且反正關起門來這樣表現演一下也隻有你們兩個人知道。別人的眼光和想法真的不重要,因為它們都不能保證許妳一個美好的愛情和知性優質的生活,這得靠妳自己來創造。妳當妳的女王,也讓他覺得跟妳在一起時自己是個國王,就是一種最公平也最美好的兩性相處模式。
作業
1.找出自己最想擁有的魅力特質,參加學校或民間的社團活動,結交擁有那些特質的朋友,製造積極的自我改造空間。
2.找到妳最欣賞的模範典型,甚至幻想妳自己已經變成她們,活得像個優質的女人,表現得像個優質的女人,並不忘隨時加強專業能力。
延伸閱讀
1.石井裕之(2007),《壞人猿變好人緣─自我暗示的奇跡術》。台北:如何。
2.安東尼羅賓(2004),《喚醒心中的巨人》。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