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清玉女湯泉池
位於河南省商城縣西南、大別山腹地金剛台腳下的湯泉池,是河南省著名的溫泉療養旅遊風景區,以溫泉水的顯著醫療效果聞名遐邇。
溫泉大約形成於1億年以前,現有3個泉眼,水質清亮潔淨,日出水量650噸,水溫56°C-58°C。泉水中含鍶、銀、鈦、硼、鉻、銅、鉛、鈣、鈉、鎂、鉀、氟等元素,對皮膚病、風濕病、腸胃病以及神經係統、呼吸係統、外科、婦科疾病均有顯著療效。健康人常浴亦能護膚美容、增食催眠,故有“藥泉”之稱。
湯泉池曆史悠久,因泉而名,泉湧溫湯,千年不涸。早在唐朝李吉甫所著《元和郡縣圖誌》中稱其“溫湯”;明嘉靖《商城縣誌》記載:“溫泉,在西南三十公裏,自石罅中流出,其色綠,其熱如湯,人浴之可治疥癩”。鄉民依泉聚居而成“湯坑店市”,並建“淨梵寺”於雷山,建“湯坑橋”於灌河之上。清乾隆25年(公元1760年),乾隆皇帝遊覽湯泉池,禦筆題書“湯坑”,並立碑誌之。清嘉慶年間,官府在此創辦“溫泉書院”。後修建官池、男池、女池、洗衣池、溫水井。曆史上,諸多文人雅士、遷客騷人曾慕名而來,明代大思想家、文學家李贄、清邑人王佑等均曾臨泉賦詩,寫下了“洗心千澗水,濯足溫泉宮”、“雷山暗脈通溫泉,渾似華清別有天”等著名詩篇。
由於工作原因,我曾數次造訪湯泉池。十餘年來,我卻遲遲沒有為她寫下隻言片語,是因為我怕自己拙劣的文筆,驚擾了她的美,她的韻,她的情。
湯泉池是美麗的。我覺得湯泉池不僅僅是一個美麗的山水寶地,更像一個玉樹臨風的窈窕少女,冰清玉潔,傾倒世人。
促使我動筆寫湯泉池的念頭,是在一個霧雨濛濛的夏天,一個微醉的午後。住在湯泉池賓館,看著窗外煙雨籠罩的湯泉池,我在探尋著她的神韻。
如果說秀嶺競翠的大雷山上婆娑的樹影是湯泉池的秀發,湖中的碧水是湯泉池的明眸,那麼,碧波萬頃、綿延舒展、纖柔狹長的鯰魚山水庫,就是湯泉池的腰姿了。
湯泉池的秀發是飛揚的。不管是大雷山,還是附近的石鼓山、黃陂寨、孤山寨,都是鬆竹掩映、野花飄香。在2000多種各類植物中,國家級保護植物就有天麻、香果樹、大別山五針鬆、金錢槭等10多種,省級保護植物有黃肉楠、紅茴香、河南柳、杜鵑等20多種,其它還有黃山鬆、杉木、野山楂、馬尾鬆、連翹、櫟類、羊胡子草、獼猴桃、葛藤、蘭草等。由於這裏氣候常年溫暖濕潤,加上各類花木次第開放,在氤氳的濕氣中,散發著撲鼻的芬芳,就像剛剛用過洗發香波,柔中帶著甜,甜中飄著柔。
湯泉池的明眸是善睞的。煙雨濛濛中,澄澈的湯泉池目含深情,眉凝香脂。霧非霧,花非花,在一襲白紗的籠罩下,她的美更加撲朔迷離,神奇誘人。她的眼神是純淨的,纖塵不染;她的眼神是靜謐的,出凡脫俗;她的眼神是奪人的,動人心魄。這時,所有的煩惱和焦躁都溶化在這一汪冰清玉潔的眼神中。在一種母性的光輝中,人世間的恩恩怨怨、糾糾葛葛,都化作一湖春水,讓疲憊的心靈憩息。就像蒙娜麗莎永恒的微笑,溫暖著每一顆受傷的心靈。
湯泉池的腰姿是曼妙的。像一縷玉帶,纏繞在青山秀嶺中,嫵媚動人;像一條銀河,橫亙在蒼天大地之間。雨鎖湖麵之時,不妨劃一小船,蕩舟湖心。輕輕蕩起雙槳,迎著細細微風,撥開湖光粼粼。任雨絲親吻臉龐,任湖水濺濕衣袖,我們的心就這樣醉了。晴空萬裏之際,不妨坐一快艇,乘風破浪,馳騁豪情。驚起一群群白鷺,撲棱而起;驚起一條條魚兒,躍出水麵。兩岸鳥聲啼不住,快艇已越幾重山。婀娜多姿的湯泉池,讓我們在感受天人合一的同時,領略人生的真味。
湯泉池,這個大別山腹地的睡美人,以其溫柔、純淨讓俗世的人們清心寡欲。我把她形容成冰清玉女,也是希望我們在尊重她、憐惜她的同時,讓我們的心靈遠離汙染,永葆那一份田園牧歌式的美好。
(2007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