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滿腔熱情,赤誠相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要以幫助、培養部屬為目的。
二是及時。一旦發現可能有誤解時,及時真誠地把想法擺到桌麵來解釋清楚,因為人的思維有慣性,時間長了容易越想越偏,誤解越來越深,最終積重難返。如果誤解已根深蒂固地形成,花幾倍的時間也難以消除很深的隔閡。
三是要平等地雙向交流。不能我說你聽,要多傾聽,有效的溝通始於真正的傾聽。鼓勵部屬敢講真話、甚至是最嚴苛的批評。不輕易打斷部屬講話,不當場尖刻反駁,不先入為主、急於下定論。
四是要因人而異,從部屬最感興趣的事談起,因勢利導。要針對部屬不同性格、需要等特點進行溝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五是要具體。讓對方詳細了解你行為的原因,才容易使對方理解你的行為。特別是拒絕別人的意見時,拒絕的理由越詳細、越具體越好。拒絕時口氣盡可能委婉。
六是要有建設性。要以平等的態度溝通,細心、耐心解釋,最好不要強迫對方接受你的意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告訴部屬你的計劃——新的目標、新的崗位的設置和描述、新的組織的結構以及可能發生的人員裁減。向人們解釋這樣做的原因,相信你的部屬,隻要坦誠相見,他們可以接受你的任何決定。相反,謊言隻會加深雙方之間的隔閡、對立,最終影響整個組織的運作。
官兵之間,上下之間,鬧誤會的事是時有發生的。而誤會一旦造成,便會在雙方的思想上壘起一堵感情的牆,應及時進行溝通。這堵牆盡管薄如窗紙,但不捅不破,並且日久年深還會由薄變厚,破壞部隊內部親密無間的人際關係。因此,作為帶兵人要十分注意發現這樣的“窗戶紙”,並及時將它捅破,及時溝通,使問題得以挑明,矛盾順勢而解。對於“窗戶紙”,除了提倡幹部自己發現、自己捅破外,還要求幹部之間互相提醒,幫對方發現,幫對方捅破。
能改變人們思想的七個方法
以下七個方麵的因素會促使大多數人重新考慮問題,即使立場最堅定的人也不例外。
(1)推理(reason)
對於有文化的人來說,在事關信仰的問題上,推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理性的態度要求,在麵對任何事情時都必須找出所有相關的因素,逐一加以考量,然後給出一個總體判斷。冰冷的鐵的邏輯,是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服選民時所用的重要手段,她特別善於推理,因為她受過律師的職業培訓。
(2)研究(research)
收集相關材料及統計和實驗結果大大有助於加強自己的論點。受過科學訓練的人特別喜歡采用這種方法。撒切爾夫人在處理與經濟相關的問題時,總會列出多得驚人的事實和數字,以使選民相信她的說法是正確的。
(3)共鳴(resonance)
一個主張所以能引起共鳴可以達到這樣的程度——使人覺得正確、適合形勢,使接受者覺得“我們的觀點一致”,因此不必多加考慮。撒切爾夫人作為一個雜貨商——一個平民的女兒而大獲成功的事實與她為英國所做的努力產生了一種共振。她自己的生活經曆會讓人們產生這樣的感覺,她的主張值得接受。
(4)陳述性的描述(representational redescription)
以盡可能多的方式提出一個新主張,也有助於改變人們的思想。對於在課堂講課的教師,或負責指導別人的訓練者或帶兵者來說,以多種方式表達一種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對於軍人來說,陳述和記憶黨的創新理論原則並不太難。但是,要真正理解這些理論原則,則必須學會以幾種不同的方式對它們進行陳述,並要看到、感受到它們在社會實踐的現實中運用效果。
(5)資源與回報(resources and re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