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不假他人之手
從龍名臣,開國元勳!
蕭言現今的終極目標,追平甚至超過劉曄真實曆史上的成就!
因此,在蕭言心中,劉曄和他是平等存在,將來甚至有可能兩人同殿為臣,互為同僚。
蕭言思維裏,他與劉曄,從來隻有官大官小、權重權輕、錢多錢少之分,卻從未有奴婢與主人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尚老主內,蕭言主外——這種權力分配,蕭言不稀罕,更不樂意奉職。簡而言之,蕭言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對追隨劉曄一事很失望,愈加覺得攀劉曄高枝計劃,是一種緣木求魚的根本性錯誤。
蕭言正煩惱間,突然瞟見羅賁、楚永身影。
襲殺鄭寶前,劉曄自然有劉曄的布局,蕭言也有蕭言自己的小心思。
巢湖賊兵一事,可簡單分為三個關鍵環節,一則是刺殺鄭寶;二則是剿滅前院數百鄭寶親信;三則是收編巢湖數萬軍民。第一、第二環節是過程,第三環節是結果,亦是無數功績。若想分得功績,那就必須參與第三環節。
蕭言最初的打算,是令羅賁、楚永聚集舊時可信遊俠同時,再招募淮北逃難來的遊俠,組成一支人數大約五六十,專屬蕭言的遊俠準軍事力量。而後,蕭言再率領眾遊俠,陪伴劉曄,南去巢湖,借收編巢湖兵之機,擴軍重組,從劉曄手中搶奪一定戰果。
可惜,計劃沒有變化快。
蕭言萬萬沒有想到,走完第一、第二環節,劉曄便將他一腳踢開,獨自前往巢湖納降。
連第三環節參與資格都沒有,蕭言何談率領羅賁、楚永等遊俠,擴軍重組?
想到這裏,蕭言不禁長歎一聲:“人在屋簷下,萬事不自由呐!”
羅賁、楚永並肩走近,向蕭言彙報:“亭長,我們一共喊來68人。其中,自家過命兄弟有18人,淮北逃難來的敢死遊俠有50人。”
“嗬嗬,不錯。”蕭言興趣乏乏,隨口應付一聲。
南去巢湖無望,蕭言縱然聚集數十名遊俠,又有何用?
然而,正欲吩咐羅賁、楚永解散眾遊俠時,蕭言腦海裏突然閃現一個瘋狂念頭。
幻想他人施舍,施舍不來成功。
幻想他人施舍,施舍不來功業。
幻想他人施舍,施舍不來成就。
當世梟雄,上至孫策、劉備、曹操,下至鄭寶巢湖賊,他們耀眼的輝煌成就,皆非可憐兮兮向他人施舍,而是真刀真槍,戰場浴血衝殺,從無數生死之間,強搶而來。
尤其是孫策,原本對袁術抱有幻想,一心一意打仗,希望得到袁術認可,聘他做太守。孰料,九江太守之缺,被陳紀頂替;廬江太守之缺,被劉勳頂替,孫策為袁術征戰數年,最終卻依舊一無所得。而後,孫策徹底放棄對袁術幻想,毅然輾轉南下,重打旗鼓另開張,一舉破降江東三郡,得到立足之地,為將來東吳建國打下堅固根基。
與其幻想他人施舍,不如自己主動爭取!
劉曄若是不給,蕭言何不自己去搶?
劉曄敢率三十突騎,前往巢湖納降,蕭言就不能率領六十餘名遊俠,做一番事業?
不知不覺,蕭言攥緊拳頭,心中暗道:“與其等待劉曄施舍,不如效仿孫策,另辟新徑!”
一念至此,蕭言目光閃動:“羅賁,你當年從軍,剛累積戰功晉升隊正一職,卻因得罪人,被迫離開軍伍?”
“嗯。我那時年輕氣盛,不懂人情世故,軍中兵卒,無論貴賤,皆一視同仁。某次戰爭不利,都尉欲棄軍而逃,我惱他懦弱,遂將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留守本部,穩定軍心。後來,所幸援軍及時抵達,將我部救回,但是都尉卻自此恨上我,甚至再三蓄意設計,一心要殺我。我見時勢不對,就索性偷偷逃離軍伍,遠走家鄉,避至成德。”敘述往事時,羅賁有點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