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268 問霸王誰是霸王(二)(1 / 2)

第268問霸王誰是霸王(二)兄弟鬩牆

一人一印,人是聯姻,爵是縣侯,曹操拉攏人心起來一如既往的大方。不過話又說回來,女兒是夏侯家的,縣侯是漢獻帝劉協的,別人家的東西曹操送起來自然豪爽蓋世,典型的“以君恩結私門”。

與曹操信使相比,劉備信使、袁紹信使相當寒酸、小家子氣。劉備所遣信使不但空手而來,更厚著臉皮請求巢湖支援徐州三萬石糧食。袁紹所遣信使亦是如此,趾高氣揚論辯時局,言之鑿鑿斷定曹操必敗,袁氏稱霸九州中國之日即在三五年內,巢湖唯有投降袁紹一條路走。此後,袁紹信使宛若八條腿螃蟹橫行淮河南岸,屢屢要求惠衢解散成德書院,護送袁術遺孀袁母、獨子袁耀前往冀州,也不知他究竟是來拉攏巢湖還是來挑戰巢湖底線。言而總之,袁紹所遣信使極度自信,言談舉止視巢湖為袁紹邊緣下屬。

停步壽春期間,劉備所遣信使表現的相當低調,常常尾隨袁紹信使拜謁諸葛瑾、惠衢,渾似袁紹信使的副貳。劉備信使事事請示袁紹信使,明麵看起來劉備似乎業已成為袁紹臣屬,青徐聯盟固若金湯,但暗地裏劉備信使其實早已偷偷麵見諸葛瑾,恨罵袁紹傲慢,怒罵曹操悖逆,淒淒慘慘哭訴說天下間已無英雄容身之地。袁紹是河北霸主,曹操是中原霸主,兩者誰勝誰敗都非徐州、揚州之福,因此劉備提議徐、揚兩州組建三楚聯盟,劉備根基在徐州,是西楚故地;孫策根基在吳郡、會稽郡,是東楚故地;蕭言根基在九江郡、廬江郡,是南楚故地,三家分楚,聯盟對外。

曹操極力拉攏,聯姻封爵;劉備野心內斂,三楚聯盟;袁紹自謂無敵,看輕外援。曹操、劉備、袁紹三家態度,大抵如此。

收到諸葛瑾、惠衢詳細評述後,蕭言不禁喟然感慨:“袁紹傲慢如此,也難怪真實曆史上臧霸、李通、張繡之輩鐵心支持曹操。大事未成,安敢自傲?我也要引以為戒,不能怠慢了那些外圍諸侯。對了,丹陽郡的祖郎!巢湖此番決戰孫策牽連甚廣,決戰地點雖然定在長江北岸,但是丹陽郡關乎濡須河口安全,絕對不能輕視一絲一點。我也應學學曹操手段,對祖郎極力高官厚祿封賞,穩住祖郎的心。”

鋪開丹陽郡地形簡圖,蕭言一邊回憶曆史典冊,一邊參考巢湖駐軍布防,在丹陽郡西南勾勒一道不規則圓圈。圓圈內部區域,大抵是後世安徽省黃山市以及宣城市西南偏角旌德縣和績溪縣。斟酌片刻,蕭言為剛剛勾勒出的這片區域取名為新都郡,下轄黟{yi}縣、歙{she}縣、陵陽縣。漢世陵陽縣轄域極廣,南鄰黃山北接長江,不能盡數劃給祖郎,於是蕭言切割陵陽縣北部另立虎林縣,縣治所即在皖水河口與濡須河口之間的虎林渡口。丹陽郡歙縣,漢初本來駐有都尉兵營,用以鎮壓山越南蠻,隻是後來因為種種因素消減。蕭言為堅定祖郎反抗孫策之心,都尉舊事重提,任命祖郎為新都郡太守兼郡都尉,褒獎祖郎同時也將祖郎正式納入巢湖係統。

效仿曹操極力拉攏祖郎之後,話題重歸淮北三信使。

曹操、袁紹、劉備三家信使如何答複呢?

聯曹,聯袁,還是聯劉?

蕭言召集魯肅、蔣濟、桓範、胡質、蔣幹、朱績等六位楊武將軍府新人,讓他們以外人視角討論巢湖能否繼續拖延站隊時間。六人議論半晌,異口同聲說道:“南陽張繡、荊州劉表旗號之前,巢湖理應繼續宣布中立。”

既是如此,蕭言就委派蔣幹接待淮北三家信使:“你去壽春見他們,就說我與荊州水軍鏖戰彭蠡澤,無暇返回巢湖接見他們,他們如果執意見我,就親自去彭蠡澤軍營。另外,去彭蠡澤途中,蔣幹你盡力尋找藉口一路緩行,將時間拖至十月末。到了彭蠡澤軍營,再說東線軍情緊急,我已順江而下,再將他們見我時間拖至十一月末。”

“謹遵將軍口諭。”蔣幹滿臉自信,想他論辯無雙,黑能說成白,白能說成黑,讓他拖延淮北三信使數月時間,還不是手到擒來之事。

蔣幹離去後,蕭言又攤開江北地形圖:“東線戰場預計分為四大塊。”

“第一塊是濡須河口、天門山、巢湖,總共六千戰兵,主要部署在東西天門山,以防守為主,截斷長江。為保證濡須河口不失,此次對戰孫策,巢湖另外召集三萬保甲兵,集聚濡須河口附近,保甲兵雖然毫無戰力,卻能在人數上迷惑孫策,讓孫策放棄主攻濡須河口。胡質,你去濡須河口督戰,注意合理策動丹陽郡雜兵,不求必勝但求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