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問霸王誰是霸王(八)江北,江北,一觸即發
蕭言還是孫策,抑或武裝中立?陳登心底猶豫不決。
陳登不是豫章郡的華歆,真實曆史上,建安五年前半年,先有孫權進軍廣陵遇挫後有孫策遇刺身亡,陳登因之心生吞滅江南之誌。陳登不是清心寡欲之徒,但他更不是心智堅定之輩,真實曆史上,建安五年後半年,先有周瑜提兵返吳與張昭扶立孫權後有曹操官渡大敗袁紹稱霸中原,陳登見勢不妙即時熄滅割土封侯異誌。簡而言之,陳登不愛賭博愛投機,並且嚴守止損點,一旦虧損達到預定數額那就絕不戀棧,即時斬倉出局。
陳登是位嚴守止損點的投機客。
陶謙死劉備盛,陳登從議劉備;劉備敗呂布勝,陳登屈膝呂布;呂布亡曹操興,陳登助戰曹操;曹操窘劉備東來,陳登迎駕劉備……如果陳登命運一如真實曆史,未來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劉備贏取大勝之後,陳登複將歸順曹操。
陳登三番五次更換門戶,罵他“三姓家奴”遠比呂布更合適,可是當事人如何看他?呂布重用陳登,任由陳登手持曹操贈送的廣陵太守符印趕赴廣陵郡;曹操善待陳登,視陳登為剿滅呂布勳臣,晉封伏波將軍;劉備敬佩陳登,讚歎之聲不絕於耳。呂布、曹操、劉備之所以推許陳登,絕不是拉攏廣陵郡那麼簡單的事兒,且不說廣陵郡本就是呂布親手送出,單是真實曆史上陳登死去許多年後,陳登聲譽如何?劉備幽居荊州念念不忘替陳登維護聲譽,曹操親臨江淮時常感慨,恨不早用陳登之計,以致孫權坐大江東。
陳登這位投機客的厲害之處,由此可見一斑。
今日又到陳登抉擇之時,結盟巢湖還是結盟江東?陳登默默權衡利弊得失。
日上三竿時分,陳登方才召喚親信部屬陳矯:“蕭言派遣來的信使,唔,蔣幹是吧?你去拖住他,不要答應援兵巢湖,也不要拒絕援兵巢湖,隻說廣陵郡兵主力盡在射陽縣,且久疏戰陣,最少也得兩月時間集結完畢。蕭言、孫策爭霸揚州之戰我們必須參與,但是究竟結盟哪一方,今日尚難論斷,不妨緩一緩,等一等。”
“季弼(陳矯),你選兩三位眼光銳利的兵將,讓他們去巢湖觀戰,每日準時向廣陵傳遞最新戰況。蕭言與孫策兩人,我傾向結盟蕭言,但是廣陵郡最終能不能結盟巢湖,還要取決於巢湖兵戰力。”
“在廬江兵趕回巢湖之前,蕭言如果能夠穩守曆陽渡口、濡須河口等長江防線,廣陵郡就全麵結盟巢湖;如果巢湖水軍折戟彭蠡澤、西線兵受困廬江郡,蕭言依然能夠頑強死守長江防線,廣陵郡一邊竭力救援巢湖,一邊馳馬淮北迎駕劉備,請他趁勢入主揚州;如果孫策本月突破長江防線,攻入巢湖腹地,蕭言救無可救,廣陵郡再屈膝孫策不遲。”
“季弼,你去見蔣幹時,援兵之事不可鬆口,但是軍械、錢糧一切皆可商量。”
陳矯正待唱諾辭行,門外突然響起一道焦急聲音:“啟稟郡守,江都縣緊急軍情!”
陳登聞言愣住許久,繼而麵露苦笑,揮手示意傳令兵覲見,未等傳令兵開口陳登率先問話:“是孫策吧?孫策苦攻曆陽渡口數日不下,就準備柿子拿軟的捏,以廣陵郡為長江防線突破口。從江都縣登陸,避過曆陽要塞,揮軍殺入巢湖腹地,孫策倒是打的好主意。”
傳令兵又驚又喜,焦慮心情頓時散去大半:“回稟郡守,一切如郡守所料。自江東與巢湖開戰以來,江麵時常聚集無數運輸船隻,江都縣屯兵先前嚴加警戒而後稍稍放鬆,誰知江東水軍昨日突然發起攻擊。一則倉猝應戰,二則兵少將缺,不敵孫策過江強龍,江都縣屯兵血.拚戰至昨夜戌時,最終無奈潰敗。江東兵現已占領江都縣,全力運輸戰兵,不日即向廣陵縣大舉攻來。”
陳登揉揉額頭:“江都縣本有屯兵千人,孫策圍攻曆陽後我又調去三千人。四千戰兵扼守長江天塹,竟然被孫策一日攻下,我廣陵郡兵戰力就這麼差?”
傳令兵或許與江都縣屯兵哪位部將相識,不禁強忍心底畏懼替江都縣屯兵喊冤一句:“江東兵詐計攻取渡口,我軍被迫與之短兵交接,江東兵數萬人源源不斷登陸,縱然是一萬巢湖兵駐守江都縣,怕也擋不住孫策。”
陳登斜瞥傳令兵一眼:“軍情文書留下,你且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