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問霸王誰是霸王(十一)首戰
雲鎖冰崖,風斂陰霾。
江都縣霧雨朦朧之際,江北亭亦是陰雲彌漫天幕。
夜間偶爾淋漓細雨浸濕砂土泥路,隻須腳底用力踩一下,就能留下雜亂的斑駁鞋印。遮眉瞭望半晌陰沉積雲,蕭言無奈丟下手中業已明顯潮濕的柴草,向身邊的劉曄、步騭、桓範等人歎息說道:“時運不在我啊。本來建陽縣囤積無數麻油、柴草,想火燒孫策一個出其不意,誰知冬至時分廣陵郡竟然霧雨漣漣準備來一場冬梅雨。百餘車柴草、麻油全都白準備啦!”
平素少言寡語的劉曄,此時突然朗聲反駁蕭言喪氣言論:“廣陵郡陰霾雨霧應是巢湖幸事,或許不利於伏擊韓當,卻有利於擊退孫策。火攻不敵陰雨,陰雨卻可助水勢。如依我先前諫言,江北亭伏擊韓當前鋒吸引孫策主力救援,而後使人決堤堂邑縣塘池,水淹江北平原沃野,令江東兵主力陷入泥潭,則東線戰場旬月之間就可以巢湖兵贏取勝利而終結。就往時節氣而言,或在小雪之前或在小雪之後,南廣陵郡將會迎來霜降。二十四節氣,冬至之後就是小雪,也即是說最遲二十日後,南廣陵郡晨霜滿地,配合堂邑塘口決堤水淹,江東兵勢必沮喪而歸。而且近來陰霾雨霧天氣,或許意味著廣陵郡比往年更早下霜……”
決堤堂邑,水淹江北亭方圓近百裏地,這就是蕭言問計劉曄後劉曄給出的答卷。
很殘酷,很現實,也很有吸引力。
堂邑塗塘,蕭言早知其名。真實曆史上,吳魏鏖戰江淮最激烈,也就是東吳“兩宮之變”之時,孫權就曾在長江下遊決堤堂邑塗塘水淹北道;在長江中遊決河水淹江陵以北,以此阻止魏兵南下。真實曆史上孫權決堤堂邑塘口能夠阻止魏兵南下,今時蕭言決堤堂邑塘口未必不能阻擊孫策西進。漢世冷兵器條件下,火攻水淹都是戰場利器,譬如前年的曹操圍攻下邳之戰,如果不是蕭言取巧一夜攻入下邳,曹操勢必一如真實曆史挖掘河渠水淹下邳。世道如此,劉曄諫言水淹江北亭也是理直氣壯。
彼時耳聞劉曄水淹江北亭諫言,蕭言心底很是矛盾,一邊不忍心野蠻決堤傷及無辜,一邊警戒自己不能婦人之仁。於是,蕭言再度召集步騭、魯肅以及建陽縣令倉慈等人議事,眾人初始驚詫、悲憫但最終全部理性同意劉曄諫言,甚至連親手複興建陽縣的倉慈,也反過來勸蕭言:“民是巢湖人,兵亦是巢湖人,兵能為巢湖死戰,民亦當為巢湖捐業。建陽縣鄉草創,東部民數寥寥,暫時遷徙東部北部不是難事。”
由是,蕭言最終違心采納劉曄決堤水淹江北亭諫言:畢竟文明進化是一步一步向前走,過早的祭起道德旗幟,隻會引來反感而非支持。
先在江北亭伏擊韓當先鋒董襲,引誘孫策主力急速救援,然後再決堤堂邑塘口,水淹江東兵。這就是巢湖兵東線戰場的前期布局。蕭言盡管違心采納水淹孫策諫言,但是心底終究有些難受,所以耳聞劉曄再度提及此事,蕭言不由自主轉移話題:“堂邑縣傳來消息沒有?”
桓範應聲答話:“倉慈已至堂邑縣,正在籍借廣陵巢湖聯盟勸說堂邑縣令交出兵權。有沒有成功尚且不知道,但是堂邑塘口業已被我軍控製,隻等魯肅回傳軍令,那邊就決堤放水。”
蕭言歎息一聲:“希望彭蠡澤盡快傳來捷報,等我巢湖兼並廬江郡、豫章郡後,就不用再堅清壁野被動防禦了!”
恰在此時,巢湖騎兵斥候飛馬傳來軍情,說是業已找到韓當督率先鋒董襲部兩千江東兵:“董襲兵背負毛竹直衝江北亭,或是準備就地搭建簡易竹橋。”
來了!
蕭言周邊眾人齊時精神一震,他們可不像蕭言那樣多愁善感。
蕭言尚未開口,幾位巢湖部將業已紛紛請戰:“聽說董襲那廝在江東的軍職是揚武都尉,咱家將軍是揚武將軍,他是揚武都尉,明明該伏首將軍帳下嘛!”
蕭言喝止部將爭論,淡聲說道:“一切按計劃行事,在江北亭布下口袋陣,然後四麵合圍全殲董襲部。三分之二精銳集中到東麵,協助南北西三麵圍攻之餘更要截擊韓當增援。韓當那裏不要貪功,董襲這裏務盡全力。”
======
視角轉至董襲。
董襲身高八尺,是一位虎背熊腰武力超群的悍將,也是一位光榮的帶.路黨。先前孫策擊敗劉繇引軍殺向會稽郡,孫策大軍剛渡過浙江,董襲就率人稱降孫策,替孫策引路回攻會稽太守王朗,替孫策擒殺王朗某些鐵杆親信。因為董襲帶路有功,並且帶兵凶勇悍鬥頗合孫策胃口,董襲一路高升晉封揚武都尉,將星閃耀僅次於程普、韓當等孫堅時代老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