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輯 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二)(2 / 3)

我們在人生中同樣擁有目標,同樣能讓夢想變成現實,當然前提是我們得相信自己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在追逐夢想的時候,不要讓形形色色的霧迷住自己的雙眼,俘虜自己的內心。也許,有時候麵臨的霧靄不隻是在加利福尼亞海岸的上空,它還在人生的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出現。有一個人的故事,一定會對我們有所啟發。

1982年的時候,他的事業失敗了,他很傷心,但他決定從政。他競選州議員,可惜,卻同樣失敗了。在一年的時間,遭受兩次打擊,無疑是痛苦的。

在失敗的陰霾裏沉浸不久,他又有了新的目標——開辦企業。可不到一年,這家企業又倒閉了。這一次,留給他的是巨額的債務,甚至在以後的17年,他都不得不為這些債務到處奔波。

事業失敗,再次萌生從政的想法。他參加州議員競選,成功了。這次的成功給他灰暗的生活帶來了一絲光亮,他自己也認為人生有了轉機。

第二年,即1935年,他訂婚,可是在距離結婚隻有幾個月的時候,他的未婚妻不幸去世。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精神崩潰,心力憔悴,數月臥床不起。

1838年他覺得身體狀況良好,於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還是以失敗告終。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就這樣,企業倒閉、情人去世、競選敗北,他雖然一次次地嚐試,但卻是一次次地失敗了。試想,如果我們處在這種情況下會怎樣?我們會不會就此放棄對人生的努力?

他沒有放棄,因為他一直有一個成功的信念。他參加競選國會議員,的確成功了。可是在任期已滿爭取連任時,他很遺憾地落選了。並且又賠了一筆錢。

他申請當本州的土地官員,也被駁回了。接著又是兩次失敗的經曆。然而,他沒有服輸。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後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

在這之前,他總共嚐試了十一次,隻成功了兩次。可是,他在不斷的嚐試和失敗中前進著,並最終走向了成功。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說到這兒,我們肯定能猜到他是誰了,他就是阿伯拉罕林肯。

有一個失敗規律:每當遇到挫折,便選擇放棄,不再努力,這樣還會繼續失敗。還有一個成功規律:每當遇到失敗,原諒自己的過失,再去嚐試,這樣的結果是……林肯已經用其經曆給了我們答案。

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失敗的圈子的話,那麼這個方法就是“自我肯定”或者“我能行信念”。

正因為有我能行的信念,歌手約翰尼卡許在自己的一生中,才能兩次獲得了成功。

約翰尼卡許生活在鄉村,從小下地勞動,並沒有學習過音樂,但他從收音機裏第一次聽到音樂卻產生了當歌手的夢想。高中畢業後他參軍了,部隊派他去了德國。就是在德國的一個軍人商店裏,他買了一個吉他,那也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一把吉他。這把吉他激起了他那個曾經的歌手夢想。

於是他在德國自學彈吉他,練習唱歌,還創作了一些歌曲。服役期滿,他以為自己能夠實現夙願,但是成功之路確實艱難的,別說歌手,就連電台音樂節目的主持人職位都沒得到。他生活拮據,隻能靠推銷生活用品維持生計。在這種情況下,他堅持演唱,還組織了一個小型的演唱組合。

最後,他出了一張唱片。這張顯示他音樂才華的唱片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兩萬以上的歌迷。做為一名歌手,他成功了,金錢、榮譽、在全國電視屏幕上露麵——所有這一切都屬於他了。

然而,他人生的第二次考驗又來了。經過幾年的巡回演出,他那些狂熱的歌迷和不正常的作息時間使他每天須服安眠藥才能入睡,而且還要吃些“興奮劑”來維持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他還染上了酗酒和服用麻醉藥。

他的事業止步不前,漸漸失去了觀眾,惡習還更嚴重了,以致出現在監獄裏。在監獄裏,他每天要服用一百多片藥。

刑滿出獄,他選擇了生活,他又一次對自己的能力作了肯定,深信自已能再次成功。他回到納什維利,並找到他的私人醫生。醫生不太相信他,認為他很難改掉吃麻醉藥的壞毛病。他就把自己鎖在屋子裏,一心一意戒掉毒品。當時擺在他麵前的,一邊是麻醉藥的引誘,另一邊是他奮鬥目標的召喚,結果他戰勝了自己。

兩個多月後,他戒掉了毒癮,回到了原來的樣子。他努力實現自己的計劃,幾個月後,他重返舞台,並不停奮鬥,終於再次成為超級巨星。

一個沒有信念,或者信念不堅定的人,隻能平庸地過一生;而一個堅持自己信念的人,永遠也不會被困難擊倒。即使在墮落的邊緣,隻要堅定信念,還會再次迎來人生的春天。

【生活悟語】

鬆下公司前總裁鬆下幸之助先生身患絕症,醫生告訴他還能活兩個月。於是鬆下先生在兩個月的時間裏,每天把自己關在書房裏工作。去世前,他囑告家人及部下:請打開我書房的抽屜。鬆下先生去世後,人們打開了他的抽屜,裏麵是一本用毛筆工工整整書寫的遺作——《鬆下公司今後五百年的發展規劃》。

人們不禁震驚,這麼一位即將離世的老人,卻寫了這樣一個宏偉的計劃,這是何等的胸懷,這是何等的膽略?他可以親眼看不到自己企業五百年之後的樣子,但他的信念可以感知到這個目標一定會實現。也正是這個信念,讓這位老人用自己畢生的精力經營了一個世界品牌,更用自己的信念譜寫了一份讓人吃驚的遠景規劃。

【課本鏈接】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第3課《醜小鴨》

《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下,第8課《熱愛生命》

《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級上,第2課《揚起自信的風帆——“我能行”》

(《思想品德》(北師大版)八年級下,第10課《設計人生》)

《曆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九年級上第一單元第2課《探險者的夢想》哥倫布的新發現

重要的是行動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

少說空話,多做工作,紮紮實實,埋頭苦幹。——鄧小平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俄國】克雷洛夫

【生活故事】

成功不是靠想象

有個整天想著發財的人整天不工作,隻幹一件事,就是到廟裏去求告菩薩。每次他都虔誠地禱告:“大慈大悲的菩薩啊,讓我中個大獎吧!”如此周而複始,從不間斷。

有一天,他又來到廟裏,跪下來禱告:“大慈大悲的菩薩,您就發發慈悲,讓我中彩票吧,不然的話,我的錢馬上就要花完了,糧食也快吃完了!求求您發發慈悲吧……”

就在這時,廟裏的身向後麵突然傳出一個聲音:“我一直在聽你的禱告,也知道你的誠心,想幫你,可是你一直也沒有買過一張彩票呀!”

這個笑話,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它意在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光有夢想,不去行動,也是枉然。如果我們有了人生的理想,就不要消極等待,而應該踏踏實實地努力去做,這樣才會收獲驚喜,贏得成功。

很多人都喜歡吃濃鬱的香草味冰淇淋,可對於香草了解的人,恐怕沒有幾個。

香草又叫香子蘭,是一種豆科植物,它的果實曬幹後,是一種散發濃鬱香味的香料,人們通常把它用於食品和化妝品中。

香子蘭最初隻生長在墨西哥,原因很簡單,就是它隻靠長鼻蜂來授粉。而隻有墨西哥才有那種長鼻蜂。

後來,南印度洋留尼汪火山島上的居民非常豔羨香子蘭的價值,於是當地有人從墨西哥引進了香子蘭,同時也帶回去很多長鼻蜂。

春天的時候,香子蘭的種子在島上生根發芽了。可生性嬌氣的長鼻蜂卻不適應島上炎熱的氣候,先後死掉了。夏天的時候,香子蘭開出了漂亮的花朵,可沒有長鼻蜂為它們授粉。這樣,秋天香子蘭肯定就不會結出果實來。

島上的人們很是著急,但又無計可施。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花兒凋謝了。

一天,一個人又來到種植香子蘭的地邊,他一邊看著那些鮮豔的花朵,一邊不經意地用手摸了摸身邊的一朵香子蘭的花蕊。

過了一段日子,也是香子蘭該結果的時候,那個人又一次來到了地邊看望香子蘭。當他走到上次他呆過的那個地方時,突然發現他上次曾經用手摸過的那棵香子蘭竟然結了一個果實!他這才知道,原來香子蘭是雌雄同體的植物,沒有長鼻蜂,人工也可以為它授粉。

知道了這些,在第二年的時候,當香子蘭開花時,人們就用一根細細的長針輕輕地刺一下花蕊,就完成了授粉任務。

此後,香子蘭的足跡開始遍及世界。隻動了一下手指,就逾越了絕望與希望的距離,讓香子蘭的香味在全世界彌漫。反之,如果機會就在眼前,而不去行動,結果也將是一無所獲。

妞妞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小姑娘,卻有一個壞習慣,做事總是磨磨蹭蹭的。

她一直很想有買一個漂亮的玩具小熊。可家裏比較窮,父母沒有多餘的錢給她買。有一天,她經過張萬的家。張萬在自家門口開著一個水果攤。他很喜歡這個聰明的孩子,常常逗她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