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輯 保護自我珍愛生命(一)(3 / 3)

當郭玲爬起來的時候,正巧看見王建的車子停在她身邊。他似乎也被嚇了一跳,但是他仍舊表現出那副無所謂的樣子。這時,王建的身邊一輛白色的轎車疾馳而去,從他耳朵裏塞著的耳機就可以猜測到,一定是由於他騎得太快,而且又沒有聽見汽車的鳴笛,所以才在汽車馬上要撞到他時,猛的掉轉車把,將郭玲撞倒在了地上。王建向郭玲拋來一句:“沒事兒吧?”郭玲從地上爬起來,還沒等開口,王建便揚長而去。

回到家,郭玲的媽媽見她的褲子被蹭破了一小塊,便問她發生了什麼事。郭玲一五一十地將在路上發生的事告訴了媽媽。郭媽媽很生氣,便打電話告訴了郭玲的班主任老師。

第二天一早,班主任就把王建叫出去了。郭玲猜測班主任一定是為了昨天他撞到自己的事兒教育他了。因為他回來的時候,不屑地走到她身邊說了一句:“對不起!”為此,班主任老師,在周一的班會上特意給全班同學講了一些交通安全知識。其他的同學都很認真地在聽,隻有王建仍然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王建奇異的裝扮,在開學一周後已經被勒令禁止了。他每天穿著和同學們一樣的校服走在校園裏,頭發也被要求剪得短短的。沒有那身特別的裝扮,他和所有的其他同學一樣,很少有人關注了。

從那件事之後,郭玲就再也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郭玲是班級裏的學習小組長,每次收作業的時候,王建都已經將作業本擺在了桌子上。郭玲每次也都是頭也不抬的直接將作業本拿走,從來不對他多費口舌。他也從來不和郭玲說話。有一天,郭玲收作業,走到王建的座位上時,卻沒看見作業本,座位上也沒有人。

郭玲來到老師的辦公室,將那一摞作業本放到了老師的桌子上,然後向老師報告說:“老師,王建今天好像沒來,我收作業的時候,桌子上沒有作業本,座位上也沒人。我問同學,同學都說沒看見他。”

老師好像一點也不驚訝,隻是“哦”了一聲,就讓她回去上課了。第一節課下課後,老師找到郭玲對她說:“放學後,來一趟我辦公室!”郭玲回答說:“好的。”郭玲很奇怪老師找她會有什麼事情呢,此時,上課鈴響了,她便專心聽課了。

放學後,郭玲來到了老師的辦公室。班主任老師對她說:“你和我去趟醫院吧,咱班王建出車禍了,咱們去看看他!”

“啊?”郭玲張大了嘴巴。

老師看見她驚訝的樣子,對她說:“沒事兒,他現在已經度過了危險期,是早晨上學的路上發生的車禍。”

老師從辦公桌下麵拿出了一籃子水果,對郭玲說:“咱們走吧!”於是,郭玲便跟隨著老師走出了校園,趕往醫院。

到了醫院,王建躺在病床上,頭上,胳膊上都裹著紗布。他的父親站在病床前,和來調查情況的警察交談著。當郭玲和班主任老師進去的時候,正好聽見警察對他說:“以後騎車走路時,不要聽音樂了啊!而且無論多麼著急也不能騎得太快!現在吃到苦頭了吧?”

王建好像突然間失去了平日裏的霸氣,像個溫順的孩子一樣聽著警察的訓斥。見老師和郭玲進來,王建似乎要坐起來,老師擺擺手示意他躺下。王建的父親接過水果,和老師在一旁談論著王建的學習情況和最近的表現。

郭玲則站在他的病床前,不知說什麼才好。之前他們之間一直有矛盾,現在這種情形下,郭玲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他抬頭看看郭玲,突然很真誠地對她說:“對不起!”

郭玲以為她聽錯了,說:“什麼?”

王建又認真地重複了一遍說:“對不起,上次是我不對,我將你撞倒了,不但沒有將你扶起來,連句道歉的話都沒有說。”

郭玲笑笑說:“沒關係,都是同學,你隻要自己注意安全就行了。”

王建說:“我現在非常後悔。這次車禍也怪我自己,我當時,聽著歌,沒聽到有人按喇叭,當我被撞倒之後,才知道,我這種做法是既害人又害己呀!謝謝你還能不計前嫌來看我。”

郭玲聽到他說這些話,心裏非常高興,雖然當時王建還躺在病床上。但是她知道,當他王建說出這句話時,他已經是真心悔過了。

三個月後,王建出院,回學校上學了。那天放學後,王建竟主動要和郭玲結伴而行。這回,他再也不橫衝直撞,不顧一切了。耳朵裏也不再塞著耳機了,他們一邊緩慢地騎著自行車,一邊聊著班裏的趣事。郭玲突然發現,王建並不像她原來想象中的那樣驕橫跋扈。他還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因為在過馬路時,一位老奶奶在左顧右盼,不敢過。王建停下自行車車將老奶奶扶了過去。

從此之後,王建和郭玲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因為一次車禍,才讓王建醒悟自己曾經的行為是多麼危險。他之前可以算的上是馬路殺手了,他的行為不僅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而且也是對他人生命的不負責。現在王建終於知道,他不能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開玩笑。

【生活悟語】

車水馬龍的馬路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每天不僅在演繹著人類的文明和都市的繁華,同時也在不斷上演著一幕幕讓人觸目驚心的慘劇。有人曾把它認為是人類,尤其是青少年的第一“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統計,每年大約40萬25歲以下青少年死於交通事故,數百萬青少年受傷或致殘。

青少年普遍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心裏充滿著好奇心,易於產生盲目的衝動和冒險行為。在馬路上隨意搶道、橫穿道路、追逐嬉鬧、與車輛賽跑、騎車撒把、追車扒車、偷開機動車等現象,所有這些都造成了交通安全的隱患,危及著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所以,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我們一定要記取血的教訓,遵守交通規則。

【課本鏈接】

《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級上,第四單元第九課《保護自我》

防範暴力侵害

人的最高智慧就是適應環境和反抗外來威脅的本領。——【英國】笛福

我們應該為我們的孩子——社會上最易受傷害的群體,創造一個沒有暴力和恐懼的環境。——【南非】納爾遜曼德拉

【生活故事】

花季枯萎

小亮是某某中學的一名初中一年級學生,他從小就非常淘氣。上小學的時候,經常偷偷地剪掉班級女生的頭發,或者將同學的書包藏到班級的垃圾桶裏。他總是喜歡捉弄別人,老師教育他了許多次,但他仍舊不知悔改。往往是他當著老師的麵嬉皮笑臉地給別人道歉,當老師離開後,他會更加變本加厲地捉弄同學。

後來,許多同學對他都敢怒不敢言,能忍就忍了,誰也不願意去招惹他。上初中後,那些原來和他一班的同學都鬆了一口氣。別人都歡歡喜喜地迎接暑假生活了,他卻感到十分失落,因為他一個朋友也沒有。

暑假的時候,很多同學都組織出去玩,誰也沒告訴他。他便結識了一群社會小青年,整天和他們混在一起。

小亮的父母都在很遠的地方工作,他跟隨著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年齡大了,也管不了他,他就這樣整天和那些不良青年混在一起,還經常打架,每次回來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傷痕。

快開學的時候,他的父母回來過一次,看見他們的孩子現在行為如此惡劣,十分痛心,於是,他們便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他一番,小亮在父母麵前保證以後好好學習,再也不和那些社會青年在一起了。他的父母這才放心地離開了。

小亮來到學校的第一天,他想重新開始生活,重新樹立自己在同學們心中的印象。這一個暑假,讓他覺得沒有朋友的人有多麼可憐和悲哀。當他想出去玩的時候,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他一起。當他感到不開心的時候,也沒有一個人來安慰他。那幫社會上的不良青年隻會剝削他,並且教他喝酒抽煙。這些事情都讓他覺得更加痛苦。可是第一天放學,他還沒有什麼實際行動來改變自己的時候,他在社會上結識的那幫朋友,就在校外等著他了。他們一把將他摟過來,對他說:“以後有什麼事,盡管找哥們!今天沒有人欺負你吧?”

小亮很不自然地說:“謝謝你們。我在學校裏,不會有人欺負我的。”他從餘光裏瞥見同學們都向他投來了鄙夷的目光。

第二天,在班級裏,大家都在利用課間休息的機會,互相認識。卻沒有人願意主動上來,詢問他的姓名。他想或許在同學們心目中,他的形象已經定格了。無論他做出多麼大的改變,都不會有人願意和他做朋友了。更何況昨天機會所有的同學都看見了他和一群不良社會青年混在一起,更不會有人願意接近他了。

雖然,也有同學看見他的時候,笑笑。但是他總覺得那種笑容是一種嘲諷和鄙視,並不是友好的問候。尤其是他看見一幫學生在一起小聲說笑的時候,他更加覺得別人是在討論他。於是,他想改變自己的想法,漸漸地淡了。他又開始向以前一樣在班級裏橫行霸道了,經常向別人要他看好的東西。若是不給,他就威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