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黃龍猛浪若奔(1)(3 / 3)

全瓊的話,孫權幾乎是一個字也聽不進去。他現在滿腦子是遠征異域、開拓新疆土、打造海上帝國的美妙藍圖,所有的提醒、建議,在他看來都是潑冷水。

孫權隻好派使者去和留守武昌的陸議商量,希望取得他的支持。

“全子璜他們目光短淺,這件事大概隻有你能理解我的意圖!”

可是陸議似乎也不理解,他的回複與全瓊幾乎是一個意思。他說眼下四海未定,不是海外擴張的時候,加上連年戰爭,東吳應付曹魏的兵力尚且不足,哪裏有餘力去經略遠方。

陛下憂勞聖慮。忘寢與食,將遠規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覆思惟,未見其利,萬裏襲取,風波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驅見眾,經涉不毛,欲益更損,欲利反害。

接下來陸議幹脆把孫權教訓了一通,預言遠征夷洲將會是“欲益更損,欲利反害”,用後人的話說就是:“吃不著羊肉空惹一身膻!”他勸孫權與其瞎折騰,倒不如做點兒實事。東吳這幾年與蜀漢、曹魏連續作戰,國力消耗嚴重,百姓饑寒交迫。孫權有空去思量海外荒島,怎麼就不能靜下心來,老老實實把國家內事的理理順,給百姓一點兒太平盛世的指望呢?

臣聞治亂討逆,須兵為威,農桑衣食,民之本業,而幹戈未戢,民有饑寒。臣愚以為宜育養士民,寬其祖賦,眾克在和,義以勸勇,則河渭可平,九有一統矣。

孫權不想再看下去了,他擺擺手讓呂壹把奏章收起來。

“陸議和全子璜太過分了,簡直不把陛下放在眼裏!”呂壹的眼中含著淚,“臣以為他們有負陛下的重托,應當加以斥責。”

“算了,隻是就事論事而已!”孫權想,居然隻有呂壹一人能體諒自己的用意,真是可悲啊。

旁人呢?孫權的老同學朱然以及諸葛瑾一眾人等都觀望不語,他們不敢激怒孫權,可是也不出來附和,可見他們的內心是支持陸、全兩人的,隻是因為害怕孫權動怒而保持緘默而已。

於是整整一個月過去了,眾臣再也沒有聽到關於夷?州的隻語片言,孫權似乎放棄了這個看來很荒唐的念頭。人們的心中放下了一塊大石頭,暗自慶幸:總算陸議和全瓊的話還是起了作用。

第二年即黃龍二年的春天,孫權忽然連續召見兩個默默無聞的將領,似乎將要委以重任的意思。這兩個家夥,一個叫衛溫,一個叫諸葛直。

“姓衛的是何許人也?”

有人說衛溫是步騭老友尚書衛旌的族人,至於諸葛直,則毫無疑問來自諸葛瑾的家族。然而當人們向這二位族長道賀時,他們的反應卻很冷淡且尷尬。

“關於他們的事,我確實是一無所知!”

不久,衛溫、諸葛直被派赴會稽郡的章安縣(今浙江台州、溫州一帶),也有人說他們去了閩地,總之是從建業人的視野中消失了。

然而在會稽郡東南部的某個港灣,數百艘大小船隻已經集結完畢,大約一萬名精細挑選的水軍精銳之士登上了戰船。

“將要出海麼?”

“是啊。”

“那麼,目的地是何方呢?”

“哈哈,也許是天涯,也許是海角,總之是你從未去過的地方。”

“不會是從這裏北上去襲擊魏國的青州和遼東吧?”

“唔,也說不準會是這樣吧。”

“無論去哪裏,隻要能活著回來我就心滿意足了!”

“你這家夥,還真是囉嗦……”

85.驚天大逆謀

“臣有罪!”

一大清早便看見呂壹低頭跪在麵前,孫權不覺啞然。

“陛下還記得隱藩這個人麼?”

“他不是去廷尉寺上任了……”

“臣已經查明,隱藩此人有亂謀的企圖!”

一年之前,曹魏統治下的青州之人隱藩從海上逃亡到東吳,聲稱自己是不堪曹魏暴政,所以棄暗投明,不惜舍棄鄉土,叛國來此。但是到了東吳之後,有關部門卻對他的義士行為不屑一顧,隱藩深有懷才不遇之感,於是寫了一封毛遂自薦的書信,投遞到宮門,請求孫權接見。

“這個人倒是頗為有趣!”隱藩書信中最讓孫權心動之處,是他把北方的魏帝曹睿比喻為暴虐無道的商紂王,而把孫權比喻為寬厚英明的漢高祖劉邦。

“是啊,這樣的義士,陛下倘能多加鼓勵,相信會有更多的隱藩自北方而來!”呂壹附_和說。

於是孫權特別召見隱藩,並且召來當年孫權即位時寫了《黃龍大牙》的右領軍胡綜旁聽。

“呂壹,你覺得這人怎麼樣?”

“臣以為此人對答如流,態度從容不迫,見解也頗為精辟。”

“偉則(胡綜的字),你以為如何?”

“嗬嗬,不太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