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黃龍猛浪若奔(5)(3 / 3)

“封了也好,倒幫我節省了請匠人的工錢!”

張昭幹脆自己帶著家人動手,在大門裏麵也糊了一道泥牆,發誓永不再見孫權。這件事大概發生於嘉禾二年(公元233年)的春天,就在這樣的事件背景之下,張彌、許晏兩位大臣率領的萬人團抵達了遼東,見到了“遼東之虎”公孫淵。

“陛下對臣真是太好了!”

從表麵看,公孫淵給予東吳使團貴賓級待遇,殷切備至。實際上,遼東君臣已經在商量如何算計這些吳人。

“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孫權畢竟距離我們太過遙遠,如果我們真的與魏國對抗,吳人根本幫不上我們。”

“此言甚是,我倒有一個主意。把這些吳人斬首,然後送人頭去洛陽,一定可以得到大魏皇帝陛下的歡心。”

“呸,這麼做未免太過無恥!”

“亂世之中,無恥之輩才能得生,那些以道德高尚自居的儒生有什麼用?”

“話雖如此,東吳的使團實在太龐大了。如果動手,未必能一舉消滅他們。”

“強攻不行,那就智取好了!”

數日之後,遼東人告訴張彌、許晏,因為使團人數太多,一城之力供養困難,因此打算把使團分散成幾十個小分隊,到遼東、帶方、樂浪、玄菟等郡分別居住。

張彌、許晏與使團成員連夜商量:

“我們奉命來此,絕對不能分散!”

“一旦分散各地,燕人如有惡意,我等將會被各個擊破……”

“難道我們能以這個理由拒絕麼,還是客隨主便吧,想來燕王並無惡意。”

最後的決定還是服從了公孫淵的安排,一萬人的東吳使團被拆散,安置到數十個地方。

這一年的夏季,公孫淵終於下定決心,翻臉無情的遼東人迅速製服了張彌、許晏,將二人斬首,首級送往洛陽。其餘人員悉數被囚禁起來,等待發落。最終也難免被斬首的厄運。

在遼東之北的玄菟郡,有一個六七十人的小分隊被安置在了荒涼的鄉間。在這個小分隊中,有四名使團的中低級官員,分別是秦旦、張群、杜德和黃強。

“燕人果然背信棄義,張老夫子說得一點不錯,隻是我們這些人被困在這個荒山野嶺,該如何是好?”

“天無絕人之路,這個郡人口稀少,防守薄弱,我們都是訓練有素的戰士。依我之見,倒不如來個魚死網破,放火燒了這個城,殺了太守,到時候即便死了,也比窩窩囊囊地等死要好上百倍千倍!”

玄菟郡的確是一個很薄弱的郡,全郡戶口據說隻有兩百人家,公孫淵的軍隊集結在遼東一線,所以駐紮在玄菟郡的兵也寥寥無幾。至於玄菟郡太守,對於這些東吳人也很是鄙視,根本沒當一回事,沒收了他們的武器之後,幹脆把他們當奴隸使用。

“這裏的男人很少,表現好的話,說不定會賜你一個女人。”

於是秦旦、張群們決定發動一場暴動,日期定在中秋後四天也就是八月十九日的夜晚。

不知為何,這件事被一個叫張鬆的玄菟農民給知道了,他向太守告密,太守大吃一驚,連忙關閉城門,同時下令搜捕秦旦、張群等暴亂分子。

“大事不妙,不管去哪裏,逃出去再說!”一片混亂之中,秦旦、張群等人翻越矮牆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