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書的最末一段:孫登希望老父能記得兒子的將死諫言,若能如此,可以說是兒子“雖死猶生”!
“臨死還要對老父說教麼?”
兒子死了,孫權傷心自然是傷心的,可是兒子臨死之前的“金玉良言”,孫權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他隻當是兒子病人膏肓的糊塗之言、自說自話罷了!
倒是陸議心痛不已,孫權死了一個兒子,可他還有幾個兒子做替補,而陸議卻是喪失了自己的希望。一直以來,他希望培養孫登成為漢文帝一般的明君,帶領大吳走向真正的黃金時代。而如今孫登卻無聲無息地死了,陸議的希望也就隨之破滅了。
令陸議沮喪的事情一樁接著一樁。不久,長期以來一直在孫權和陸議之間充當的諸了。
自從孫權改年號為赤烏以來,區區數年間,東吳帝國已經接連死了一位“皇後”(步夫人,死後追贈皇後頭銜)、一位太子和兩位重臣(太常潘濬、大將軍諸葛瑾),這真是群鴉飛舞的年代啊!
99.風雨孫策廟
“大哥!”
這一夜孫權又夢見了自己的兄長孫策,臉上插著箭,血肉模糊地站在自己麵前不說話。這應該是丹徒遇刺時的情景,孫權並不在現場,隻是想象而已。
瞬間又換了場景,孫權發覺自己跪在兄長的榻前,榻上的孫策奄奄一息、語若殘絲……
“大哥,你想說什麼?”
孫權急切地發問,但是孫策卻背過臉去不睬他。
這時孫權覺察到榻邊還有一個人,他抬頭一看,居然是周瑜。
“公瑾,你也在?”
周瑜冷笑一聲,本該是俊俏的麵目看上去卻很浄獰。
“仲謀,你好啊,我和伯符都很想念你!”
刹那間孫策和周瑜都來到了孫權的麵前,挽住了他的胳膊……
①匪躬之節:不顧自身利益而盡忠王室的節操,即後人所說的大公無私。
“大哥、公瑾!”
孫權渾身顫抖地醒來,他的雙手在空中亂抓,眼神也是無比空洞!
“陛下這是怎麼了?”
第二天宮廷裏便傳出了孫權生病的消息。其實,進人老年的孫權身體依然非常強健,六十二歲的他尚能與潘夫人生下幼子孫亮便是一個證據。
然而這一場噩夢之後,他卻病了。
剛被冊立為太子不久的皇三子孫和提出為父皇去宗廟祈福,孫權同意了:
“去長沙桓王廟吧,拜拜你的大伯父!”
其實孫和的本意是去武烈皇帝廟(孫權追尊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可是父親卻如此要求,孫和不敢多問,也就遵命去了。
長沙桓王廟就在朱雀橋邊,距離孫和妻子張氏的娘家不遠。
“父皇得病,為何叫我偏偏來長沙桓王廟祭拜祈福?其中奧妙,實在是猜不透。”“叔父就在家中,何不問問他?”張氏說的叔父就是張昭的次子張休。
“那就把叔父叫來吧!”
“叔父又沒有接到王命,怎能擅自來此?還是我們去府中相見好些。”
小夫妻倆一合計,便來到了張休的府邸。
這一幕完全落人了大虎的眼線,她立刻去見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