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五十載隨風去(3)(3 / 3)

106.夕陽下的殺戮

孫權心情沉重地望著窗外的一棵老樹。那樹飽經風霜,而今衰老敗落,就連與這樹共生的藤枝也枯黃凋謝,更飛來一隻麵目可憎的老鴉,神情古怪地與孫權對視。

千年之後,元人馬致遠麵對此情此景,寫下了千古絕句: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孫權不是詩人,沒有那麼多愁善感,可是此刻他的心裏也是很不痛快。

陸遜死後兩年,全瓊也死了。接著是替代陸遜做丞相的步騭,兩位重臣接踵而亡,孫權手頭幾乎是無人可用,民間更是議論紛紛:

“最積極反對陸公的兩員大將都煙消雲散了咧,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天意!”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這就是佛經中所謂的因果……”因為康僧會的關係,孫權下令修建了東吳第一座寺廟建初寺,信徒漸廣。這些信徒很自然地用佛教理論來詮釋現實。

到了赤烏十二年的春天,最後一員名將朱然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也許是看透了世態炎涼與權勢之爭的齷齪,這位孫權的老同學在兩宮之爭中保持中立、一語不發,這種明哲保身的態度倒是為他贏得了孫權的尊重。當朱然的病情日漸嚴重之時,孫權為之寢食難安。探望朱然病情的中使來往不絕,相望於道。

《三國誌》記載說:

自創業功臣疾病,權意之所鍾,呂蒙、浚統最重,(朱)然其次矣。

然而朱然還是在這年的三月病逝。

“陛下,此事不宜再拖了。”

侍中孫峻小心翼翼地提醒孫權,他是孫堅弟弟孫靜的曾孫子。有流言說全瓊死後,他成了大虎的情夫,無論在床笫還是殿閣,如今他都是大虎的最佳搭檔(但這也隻是傳說而已)。

孫峻提醒孫權“不宜再拖之事”便是兩宮之爭的最終判決,雖然太子與魯王兩派的重臣都先後病故,但究竟是孫和還是孫霸擔任皇儲,孫權始終沒有做出最後的決斷!

無論如何,先廢黜孫和再說!

孫權站在建業宮的白爵觀陽台上,遠遠看見黑壓壓的人群跪坐在大殿前的空地上。他們是大小官員以及建業城內外的軍將,在孫小虎的丈夫驃騎將軍、代理丞相朱據的帶領下自行捆綁雙手、靜坐以勸阻孫權。

“陸公已經去世,就讓我等繼承他的忠義來守護太子、守護江東!”

然而,這種沉默的勸諫在孫權看來無異於公開地示威、挑戰他的皇帝權威,他被徹底激怒了,以至於完全喪失理性。

“朕看你們是活膩味了,沒事找事!”

皇帝狂怒之下,一班禦林軍如狼似虎般驅趕群臣,領頭的駙馬爺朱據被用繩索套住脖子,如同牽狗一般拉扯到了孫權的麵前。

“子範,你知錯麼?”

看在小虎的麵子上,倘若朱據低頭認錯,孫權也許會放他一條生路、從輕發落吧!然而和當年的朱桓一般倔強的朱據卻堅持自己的意見,拒不認錯。

“臣無錯,倒是陛下不可一錯再錯!”

孫權氣得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當堂一百軍棍,在大殿上將當朝駙馬、驃騎將軍、代理丞相朱據打得頭破血流、體無完膚,然後一紙詔書,貶到新都郡(今浙江淳安)去做郡丞。走到途中,追加一道詔書: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