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老人冬季該如何防寒保暖(1 / 1)

核心提示:冬季天氣寒冷,老人的抵抗力比較的弱,所以就要更加的注意防寒,那麼老人防寒要注意什麼呢?老人要如何防寒呢?

冬季如不重視頭部保暖,很容易引發感冒、頭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經痛等,甚至引發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另外,寒冷可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毛細血管也可能發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動脈持續痙攣。

冬天,腦出血(俗稱中風)發病率明顯增高,與寒冷刺激有一定關係。所以,體質較弱、慢性病較多的老年人千萬不能小看帽子的保健功能。

為了防寒,人們穿上了厚厚的冬裝和保暖鞋,但許多人沒有戴帽子的習慣。殊不知,人體的頭部也是很需要保暖的。更何況,多數老年人的頭發比較稀少(容易散熱),更需要帽子來保暖。

另外,老年人的血管畢竟不如年輕人那麼通暢,甚至多少有一點硬化,如果受涼的話,難免造成腦血管收縮,輕則會感到頭昏、頭痛,重則會發生意外。此外,像絨線帽、連衣帽等,還可以遮住並保護耳朵。

因此,冬季戴帽子不但禦寒還利於健康。尤其是60歲以上患有心血管病,呼吸道、消化道等慢性病的老年人,除了穿多一點外,一定要戴一頂帽子。

老人篇:

冷空氣殺到,添衣保暖是首要

每當氣溫驟降,醫院裏就診的病人比往日多起來,其中不少人是因腦血管疾病突發所致。進入秋冬後,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明顯攀升,氣溫越低從頭部“跑掉”的熱量就越高,所以,頭部保暖很重要,尤其是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

頭部最易受寒

有一些中老年人,不管天氣有多冷,他們從來不戴帽子,以示自己身體非常健康。其實,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病,呼吸、消化道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天冷時候還是非常需要保暖的。

人的頭部是神經中樞的所在地。頭部的皮膚雖然薄,但血管及毛發既多且粗,所以,體內熱量常從頭部大量往外蒸發。寒冷可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毛細血管也可能發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動脈持續痙攣,中風發病率明顯增高,與寒冷刺激有一定關係。特別到秋冬時節,寒流頻繁,氣壓多變,受冷空氣刺激,血管收縮,心肌缺血,猝死也有發生。有關研究資料表明,氣溫在l5℃左右時人體約1/3的熱量從頭部散發;氣溫在4℃左右時,人體約1/2熱量從頭部散發;而氣溫在零下l0℃左右時,竟會有3/4人體熱量從頭部“跑掉”。所以,寒冷時候戴帽子不僅能保暖,而且還可避免發生感冒、咳嗽、頭痛、麵神經麻痹等疾病發生。

腦血管疾病“不敵”冷空氣

冷空氣是寒冷季節的“幫凶”,往往腦血管疾病“不敵”冷空氣。統計資料顯示,腦血管疾病多在冷空氣過境後的一天和五天各出現一個死亡率高峰。對那些年老體弱者以及患有上述疾病的人來說,容易引發疾病,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

中風雖然發病快,但發病前也有一個過程,出現一些早期的信號。過性黑蒙(即突然眼前發黑,幾秒鍾或者1-2分鍾可以緩解)、偏側性視野範圍縮小、複視(視物成雙)、偏身或單側肢體無力或笨拙、偏身或單側肢體麻木、偏身或單側肢體感覺異常、失語(或語言不利)、語言理解不能、人或物體的命名不能、記憶喪失、眩暈或頭暈、走路平衡不能、麵部麻痹、飲食、水嗆咳、構音不清(講話含糊不清)等。該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死亡率高、並發症多的“四高一多”特點。如果能了解這些並采取措施治療會大大減少危害,甚至能將中風有效地控製住。

腦血管“保暖”有招數

避免發生腦血管疾病發生,可從日常生活上做好預防,平時應攝取均衡的飲食,盡量少鹽、少糖、少油,定時定量、多吃蔬果、少吃動物性油脂及動物內髒,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讓情緒穩定;煙與酒盡量不喝,並安排每周三次,每次三十分鍾的規律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增加肌肉與血管彈性。

此外,天氣寒冷會促使腦血管疾病發生,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每天多喝水、多吃蔬果,適量的運動;而定期量血壓、測血糖、血脂肪,並記得按時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