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亂世英雄”:印度特種部隊(3)(1 / 3)

之後,還要到各種訓練基地接受特種作戰訓練,訓練內容包括體能、技能和戰術等課目。體能訓練內容包括8公裏越野、武裝泅渡、200米沼澤地衝刺等。傘兵們每天的體能訓練從早晨的5千米全副武裝越野跑開始,接著,受訓隊員要開始進行各種武器、地麵導航和野戰技能的訓練。當他們熟悉掌握滲透、攻擊和伏擊等戰術後,還要重點進行近戰、城市戰、反恐作戰和徒手作戰的訓練。

夜間訓練一般每周進行一次,訓練科目為攜帶60千克重的裝備和彈藥強行軍20千米。而月度急行軍訓練科目則是負重65千克的作戰裝備行進30千米。另外,隊員每個季度還要進行多次的夜間全副武裝跳傘訓練。

技能訓練包括在沙漠、叢林和高原等各種地形和氣候條件下跳傘、使用各種輕武器射擊、徒手格鬥、潛水、使用各種武器和通信聯絡設備、自救和野外生存技能。特種突擊隊員甚至還要學習數種方言和外國語等。戰術訓練主要內容包括實施遊擊戰、敵後偵察與破壞以及反恐怖、反劫持行動等。

傘兵特種部隊編製雖比普通傘兵營小,但裝備更加精良。特種突擊隊員原先使用的是射擊精度要比AK-47步槍高許多的7.62毫米的AK-74突擊步槍。從1999年起,傘兵特種部隊逐步換裝印度自行研製的5.6毫米伊沙波爾突擊步槍。這種步槍的重量更輕,槍身較短,便於攜帶,性能可靠,是印度自行研製的最新式單兵武器。特種突擊隊員還隨身攜帶一支口徑為9毫米的勃朗寧式手槍。

其他武器包括MSG-90型狙擊步槍、印度製造的英式9毫米L2A2型衝鋒槍、英式L4A4型輕機槍、迫擊炮、一次性反坦克武器、定向地雷等。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諸如通信、夜視、探測、潛水等特種作戰裝備。傘兵特種部隊使用的降落傘也與普通傘兵使用的不同,這是一種適用於高空跳傘和低空開傘的新式高精度可控降落傘。

傘兵營通常以連為單位行動,有時也直接以營級別的行動為主。

他們在自己獨特的戰術體係下進行訓練,徒手格鬥和野外生存訓練是基本的要素。他們有權使用所有類型的步兵武器。

最近,印度政府已經允許美國特種行動司令部USSOCOM(UnitedStatesSpecialOperationsCommand)人員出席由反叛亂叢林戰學校開辦的課程,還可能同意高地作戰學校作為未來兩國軍事領域合作的一部分。作為交換,部分印度陸軍人員被派往美國,與美國陸軍遊騎兵部隊和其他特種單位一起訓練。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在1992年與傘兵突擊隊進行了聯合高開高跳訓練,1995年進行了聯合水下訓練,1997年則是聯合反恐演習。傘兵突擊隊員也要接受完整的戰鬥潛水課程,通過考核者可獲得戰鬥潛水員證章。

3、經典戰例

(一)平息金廟暴亂

1984年,印度錫克族極端武裝分子以旁遮普邦阿姆利則的錫克教聖地的金廟(GoldenTemple)為基地,製造恐怖事件,引發社會動亂。印軍製定並發動了代號“藍星”(OperationBluestar)的作戰行動,以平息錫克教極端武裝分子的暴亂。

作為印度陸軍的精銳特種單位,傘兵突擊隊理所當然的參加入“藍星行動”,驅逐在旁遮普邦金廟的印度錫克教徒。80名第1傘兵突擊營的士兵受命攻擊金廟。但是,由於缺乏敵手力量的確切情報,突擊隊無法對整個作戰做出詳細、正確的戰術規劃。由於戰鬥在白天打響,這使得突擊隊無法像夜間突擊那樣得到環境掩護,常規的襲擊方式被對手識破。第1波的突擊分隊立刻陷入困境,奇襲宣告流產。此後,戰鬥進入強攻階段,印度陸軍傘兵突擊隊雖然算得上是精銳部隊,但畢竟成立時間不長,且在此之前參加的都是正規的地麵作戰,對於這種類似反恐的任務缺乏經驗和手段。最重要的是,傘兵們缺乏在這種情況下必要的CQB(近接作戰)技巧,在激戰中,17名突擊隊員陣亡,數十人受傷。盡管突擊隊最後仍然完成了他們的任務,但付出了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