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亂世英雄”:印度特種部隊(3)(2 / 3)

(二)突襲“猛虎”遭埋伏

1987年印度出兵斯裏蘭卡,印度陸軍傘兵突擊隊受命前往斯裏蘭卡執行任務,第一次嚐到了在這個熱帶島國的叢林作戰的滋味。由於印度維和部隊缺乏完善周密的計劃和準確的情報,導致在1987年10月11日開始的首次直升機機降行動就遭到了悲慘的失敗。

10月11日,印軍對設在賈夫納大學校園內的斯裏蘭卡泰米爾伊拉姆“猛虎”組織總部實施突襲。殊不知“猛虎”遊擊隊事先截獲了印軍的通信聯絡,而印軍對此還一無所知。特種傘兵突擊隊員乘坐的直升機剛剛降落在校園內的足球場上,就遭到早已埋伏在四周的“猛虎”

遊擊隊出其不意的猛烈的交叉火力襲擊。6名傘兵突擊隊員在行動中喪命。

在第一次對賈夫納城的攻擊失敗後,1987年11月,第10傘兵突擊營參加了對賈夫納西北14英裏的穆萊地區的直升機機降行動,在這次行動中,傘兵突擊隊擊斃了25名“猛虎”遊擊隊員,占領了一座彈藥庫。為了使突擊隊員獲得更多的實戰經驗,第10傘兵突擊營在1988年初被輪換回國,接替他們的是第9傘兵突擊營。第9營原本預定在斯裏蘭卡服役半年後在6月回國,但由於在沿海沼澤地帶的空中突擊計劃被延誤,他們的歸期也被延遲了。

(三)“魔鬼”敢食“仙人掌”

1988年12月3日,太平洋島國馬爾代夫發生政變。馬爾代夫總統請求印度緊急出兵予以救援。4日,印軍連夜製定代號“仙人掌”的緊急行動計劃。傘兵部隊一向是這種海外作戰的先鋒,第10特種傘兵突擊隊和第6傘兵團立即緊急動員,迅速做好一切準備。

11月4日淩晨,傘兵們全副武裝,秘密登上了由伊爾-76、安-32和安-12運輸機組成的大型機隊,從3000公裏之外飛往馬爾代夫。翌日淩晨,第10特種傘兵突擊隊的突擊隊員機降在島國首府馬累的國際機場上。他們分乘加裝了機槍的米-8直升機,在島國上空四處巡殲政變武裝分子和雇傭軍。到5日淩晨馬爾代夫總統被解救、“仙人掌”

行動宣告結束時,特種傘兵突擊隊的官兵無一傷亡。這次作戰計劃周密,行動隱蔽迅速,戰果顯著,受到馬爾代夫總統的稱讚和陸軍司令部的褒獎,成為特種傘兵突擊隊引以為豪的一段光榮曆史。

(四)“庫克裏”行動的先鋒

印度傘兵突擊隊是印度“庫克裏”行動的先鋒。2000年6月,印度傘兵部隊作為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一部分前往塞拉裏昂執行任務。大約120名傘兵突擊隊的官兵在哈林德爾·蘇德少將指揮下作為救援部隊的先鋒從新德裏直接空運至塞拉裏昂,他們的任務是解救被革命聯合陣線包圍了整整75天的印度第5/8廓爾喀步槍團的223名官兵。這次解救行動投入了印度空軍的米-25/35攻擊直升機和其他步兵單位,這次行動相當成功,除了少數幾人被流彈所傷外,整個印度部隊沒有傷亡。在最初的突擊行動中,英國特種空勤團(SAS)把他們的支奴幹直升機借給了印度人使用。

(第四節)邊境“殺手”——印度特種邊境部隊

印度特種邊境部隊一直是一支神秘的武裝力量,多年來,外界對這支部隊的詳細內情知之甚少。印度政府建立特種邊境部隊的最初想法來自當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卡爾奇沼澤地的武裝衝突。1965年,印巴在克什米爾交界地帶的摩擦日益嚴重,雙方武裝人員經常滲入對方防線並時有交火。當時,印度每個邊境都有自己的警察力量來守衛邊界,這些分散、有限、互不協調的部隊,難以對付邊境上經常發生的暴力事件。印度政府在動用軍隊的同時,不得不從內地緊急空運大批警察以維護邊境治安。於是,印度政府開始考慮建立一支直屬中央政府控製和指揮的統一武裝力量,專門用於警衛和防守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