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位做事幹練、有風度的人,往往會有相識的人對我們私下介紹說:“這人,吃得開!”不言而喻,“吃得開”就像“一表人才”一樣,是對一個人全方位的肯定。身處紛繁複雜的當代社會,各種大事、小事、公事、私事、朋友的事、自己的事等等,搞得我們頭都大了。然而,那些“吃得開”的人卻能輕車熟路、快刀斬亂麻,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得幹淨、利落,不得不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事實上,那些“吃得開”的人也不見得就有多聰明、有什麼讓人難以企及的大本事,無非就是懂得一些為人處世的技巧,同樣可以左右逢緣,被人羨慕,從而使自己成就一番事業。然而,要想成為一個“吃得開”的人,也並不像白水煮掛麵那麼簡單,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
要想做人吃得開,首先就得廣結人緣。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如果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你的朋友,各行各業都有你認識的人,那麼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會有無數雙手伸過來拉一把,從而逢凶化吉。不過,好人緣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需要你平時的不斷積累,必要的時候還要花點心思。
一般情況下,那些說話口無遮攔、出口傷人的人是不受歡迎的,所以,要想做人吃得開,還要學會巧妙的說話技巧,做到方圓有度,既讓人聽著舒服,又不覺虛假。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就盡量不要與人爭鋒,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即使對方有不當之處,讓一讓也就過去了,千萬不要固執褊狹,得理不讓人,無理也要攪三分,否則,即便你有再多的優點,別人也會敬而遠之。
此外,要想“吃得開”,做人誠實守信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隻有你誠信待人,別人才能誠信待你,在這樣一個和諧共融的環境裏,你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得心應手。反之,如果一味貪圖小便宜而違背了誠信的原則,不僅在關鍵時刻得不到幫助,而且還要處處留心別人還以顏色,從而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憊,更不要談什麼“吃得開”了。
做人“吃得開”有很多方法,除了上麵提到的,還要做人謙虛、自信、果斷、有魅力等等。做人謙虛,就容易被人接納;做人有自信,就有勇氣去做出一番事業;做事果斷,就不會讓機會從身邊白白溜走;做人有魅力,就更容易讓別人接受你。
所以,做一個“吃得開”的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我們的長期的修煉。為了使大家在“修煉”過程中有一個標準和方法,我們在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編了這本《這樣做人最吃得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