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誠實守信是做人成功的根本
天下沒有一種能比誠實不欺、言行可靠的美譽更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言行誠實,不欺不詐不為利動的人,即使一時會產生些損失,但終究會得到更大的收獲而不會吃虧的。
誠則有信,信則獲譽。因此,誠實是立足於社會的重要根本之一。日本山一證券公司的創始人小池說:“做生意成功的第一要訣就是要誠實,誠實像是樹木的根,如果沒有根,樹木就別想有生命了。”這確是小池的經驗之談,他自己正是因為誠實而起家的。
在20多歲時,小池開了一家商店,同時替一家機器製造公司當推銷員。有一個時期,他推銷機器很順利,半個月內便跟33位顧客簽訂了契約,並收了定金。隨後,他發現自己所賣的機器,比別的公司出產的同樣性能的機器貴,心裏感到很不安,於是立即帶上訂約書和定金,整整花了三天時間,逐家逐戶去找訂戶,老老實實說明他所賣的機器價錢比別人賣的機器貴,請他們廢棄契約。這使訂戶深受感動,結果33人中沒有一個廢約,反而對小池極其信賴和敬佩。消息傳開,人們知道小池做生意講誠信,紛紛到他的商店裏購買貨物,或是向他訂購機器。誠實使小池財源滾滾,終於成了大企業家。
在許多人心裏,認為“老實的人吃虧”,“老實就是無用的代名詞,”這種觀念表麵上看起來似有道理,實際上卻大錯特錯,殊不知,“吃虧是福”。
宋代詞人晏殊青年時參加殿試,在看過題目後,他發現自己做過這道題,於是對宋真宗說:“我十天前已經做過這個題目,而且文章的草稿還保存著,請皇上換別的題目吧。”宋真宗聽了非常高興。
有一年,宋真宗允許臣僚們挑選旅遊勝地舉行宴會,各級官員都踴躍參加,連市樓酒店也都設置帷帳,以供宴會和旅行住宿之需。晏殊這時候正好手頭拮據,沒錢出遊,便獨自居家與兄弟讀書論理。
這天,宋真宗挑選輔佐太子的官員,出人意料地在百官中選任晏殊。宰相問真宗用意,真宗解釋說:“我聽說各級官員這幾天無不遊山玩水,大吃大喝,通宵達旦,歌舞不絕,惟有晏殊閉門與兄弟讀書,如此謙厚,正可擔當輔佐大子的重任。”
晏殊聽說後,便老老實實向真宗說:“我並不是不喜歡遊樂吃喝,隻是因為我現在沒錢,如果有錢,這些旅遊宴會我也會參加的。”
這樣一來,宋真宗反而越發佩服晏殊的誠實,又因為晏殊懂得為臣之道,便越來越受到真宗的重用,到宋仁宗時,晏殊被任命為宰相。
下麵這則故事,更能從正反兩方麵說明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三國時,孫策任用呂範主管東吳財經大權。孫策的弟弟孫權此時年少,總是偷偷地向呂範要錢,呂範則一定要請示孫策,從來沒有獨自答應孫權。因這事,孫權對呂範很有意見。
後來,孫權任陽羨縣令,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庫,以備私用。孫策來查賬時,功曹周穀總是為孫權塗改賬目,製造假單據,使孫策沒有理由責怪孫權。孫權因而很感謝周穀。
後來,孫權接替孫策統管東吳大事,因為呂範忠誠,特別受到孫權的信任,而周穀卻因為善於欺騙和更改賬目,始終沒有得到重用。
7.誠信之人方能贏得信賴
俗話說“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一個人如果不夠誠實,不講信譽,在政治上成為兩麵派,在社會上成為圖利棄友的市儈小人,這樣的人是沒有朋友的。反之,交友如果不交心,就會產生不良後果。
人與人之間辦事需要以誠相待,以信相交。真正的大丈夫要言而有信,誠實可靠。孔子經常教育他的學生要“言必信,行必果”,說話一定要算數,說到做到。曾子把老師的話牢記在心,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要進行反省:“給人家辦事兒,我做到誠心盡力了嗎?對待朋友,我有沒有不誠實,不守信用的地方呢?”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曾子一直這樣嚴格要求自己,成了一個很會辦事的人。
不論在生活上或是工作上,一個人的信用越好,就越能成功地打開局麵,做好工作,你應對的客人愈多,你的事業就做得愈好。所以,你必須重視自己所說過的每一句話,生活總是照顧那些講活算數的人,食言則是最不好的習慣。
不管你在什麼情況下辦什麼事情,總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你用自己的行動說服別人的異議,讓他們親眼看到你所做的,都是為了他們的利益。為了遵守諾言,你可以放棄其他,給人一個可信的麵孔,這樣才能有更多收獲。
公元前350年,商鞅積極準備第二次變法,但他將準備推行的新法與秦孝公商定後,並沒有急於公布。因為他知道,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法律是很難推行的。
這一天,正是鹹陽城趕大集的日子,城區內外人聲嘈雜,車水馬龍。時近中午,一隊侍衛在鳴金開路聲的引導下,擴衛著一輛馬車向城南走來。馬車上除了裝著一根三丈多長的大杆外,什麼也沒有。一些好奇的人便湊過來想看個究竟,結果引來了更多的人,因為人們都弄不清是怎麼回事,反而更想把它弄清楚。
人越聚越多,跟在馬車後麵,一直來到南城門外。侍衛們將木杆抬到車下,豎立起來。帶隊的官吏高聲對眾人說:“大良造有令,誰能將此木搬到北門,賞給黃金10兩。”
眾人議論紛紛。城外來的人問城裏人,青年人問老年人,小孩子問父母,可是誰也說不清到底是怎麼回事。有個青年人挽了挽袖子想去試一試,被身旁一位長者一把拉住了,說:“別去,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搬一根木杆給10兩黃金,咱可不去出這個風頭。”有人跟著說:“是啊,我看這事兒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
人們就這樣看著、議論著,沒有人敢上前去試一試。過了一會兒,官吏再一次宣讀了商鞅的命令,但仍然沒有人敢站出來。
城門樓上,商鞅不動聲色地注視著下麵發生的這一切。過了一會兒,他轉身對旁邊的侍從吩咐了幾句。侍從快步奔下樓去,跑到守在木杆旁的官吏麵前,傳達商鞅的命令。
官吏聽完後,提高了聲音向眾人喊道:“大良造有令,誰能將此木搬至北門,賞黃金50兩!”
眾人皆嘩然,更加認為這不會是真的。這時,一個中年漢子走出人群,對官吏一拱手,說:“既然大良造發令,我就來搬,50兩黃金不敢奢望,賞幾個小錢還是可能的。”
中年漢子扛起木杠直向北門走去,圍觀的人群又跟著他來到北門。中年漢子放下木杆後,被官吏帶到商鞅麵前。
商鞅笑著對中年漢子說:“你是條好漢!”隨後拿出50兩黃金,在手上掂了掂,說:“拿去!”
消息迅速從鹹陽城傳向全國各地,國人紛紛傳頌商鞅言出必行的美名。商鞅見時機成熟,立即推出新法。第二次變法就這樣,很快取得了成功。
美國IBM計算機公司發展迅速,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公司服務人員,在產品的售後服務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信守諾言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