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誠實守信是人生的通行證1(1 / 3)

處世之本,在於誠信。為人處世,絕不能見利忘義,不講信用。古人雲:“君子以誠信為本,小人以趨利為務”。對於在社會上吃得開的人來說,絕不會把“利”放在“誠”之上,在誠與利發生衝突時,他們寧願棄利而取誠。事實上,在選擇了誠心之後,“利”也會接踵而至。誠信是一張人生的“通行證”,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要想贏得別人的信任、尊重和良好的合作,從而使自己暢行無阻,就必須好好運用這張通行證。同時,我們也要明白,誠信這張通行證是非賣品,必須要用誠信才能換誠信。

1.誠信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許諾是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對不應辦或辦不到的事,千萬不能輕易應允,而一旦許諾,就要千方百計去兌現。恪守信用,意味著人要對自己的承諾履行責任和義務,言必信,行必果。做人沒有誠信,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鬱離子》一書中記有如下一則故事:

濟陽某商人過河船沉遇險,他拚命呼救,漁人劃船相救。商人許諾:“你如救我,我付你100兩金子。”漁人把商人救到岸上,商人隻給了漁人80兩金子,漁人責商人言而無信,商人反責漁人貪婪。漁人無言走了。後來,這商人又乘船遇險,再次遇上漁人。前次救商人的漁人對旁人說:“他就是那個言而無信的人。”於是,眾漁人停船不救,最後商人淹死在河中。

這就是輕諾寡信或言而無信帶來的後果。

埃及商人奧斯曼則不同,他的事跡告訴我們,隻有講求信譽,並以信譽為自己的事業服務,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奧斯曼出生於埃及伊斯梅利亞城,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194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開羅大學,並獲得了工學院學士學位,之後重新回到了伊斯梅利亞城。

奧斯曼想自謀出路,當一名建築承包商,但他當時身無分文,隻得在舅父的承包行裏暫時棲身。1942年,他離開舅父,開始了實現自己成為建築承包商的夢想,雖然當時手裏僅有180埃鎊。

奧斯曼相信事在人為,人應該改變環境,不能成為環境的奴隸。根據在舅父承包行時所獲得的工作經驗,他確立了自己的經營原則:“謀事以誠,平等相待,信譽為重。”

創業初期,奧斯曼不管業務大小、盈利多小,都積極爭取。他第一次承包的是一個極小的項目,為一個雜貨店老板設計一個鋪麵,合同金隻有三埃鎊。他沒有拒絕這筆微不足道的買賣,仍是頗費苦心,毫不馬虎。他設計的鋪麵滿足了雜貨店老板的心意,雜貨店老板逢人便稱讚奧斯曼,於是,奧斯曼的信譽與日俱增,他的承包業務也在不斷擴大。

20世紀50年代後,海灣地區發現了大量石油,各國統治者相繼加快了本國建設的步伐,他們需要擴建皇宮,修築公路等等。這給了奧斯曼一個曆史性的機遇,他以創業者的遠見,率領自己的團隊開進了海灣地區。他麵見沙特阿拉伯國王,陳述了自己的意圖,並向國王保證:他將以低投標、高質量、講信譽來承包工程。沙特阿拉伯國王答應了奧斯曼的請求。後來,工程完工時,奧斯曼請來沙特國王主持儀式,沙特國王對此深為滿意。

奧斯曼講究信譽,保證質量的為人處世方法和經營原則,使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隨後幾年,奧斯曼在科威特、約旦、蘇丹、利比亞等國先後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成為享譽中東地區的大建築承包商。

奧斯曼講究信譽的做法,在一定情況下會使自己吃虧,但是虧必有盈,吃虧給其事業長遠的發展帶來的是積極的意義。

1960年,奧斯曼承包了世界上著名的阿斯旺高壩工程。這個工程的地質構造複雜、氣溫高、機械老化等不利因素,給建築者帶來了重重困難。從所獲利潤來說,承包阿斯旺高壩工程還不如承包別的建築,但奧斯曼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了阿斯旺高壩工程第一期的合攏工程。然而,隨後卻發生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讓奧斯曼吃了大虧。

納賽爾總統於1961年宣布國有化法令,私人大企業都被收歸國有,奧斯曼公司在劫難逃。國有化後,奧斯曼公司每年隻能收取利潤的百分之四,奧斯曼本人的年薪僅為3.5萬美元。這對奧斯曼和他的公司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奧斯曼沒有忘記自己的諾言,他委曲求全,毫不記恨,繼續修建阿斯旺高壩。

納賽爾總統看到了奧斯曼對阿斯旺高壩工程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於1964年授予他一級共和國勳章。奧斯曼保全了自己的形象與自己的處事原則,並且,他並沒有白吃虧,1970年薩達特執政後,發還了被國有化的私人財產。奧斯曼公司影響擴大,參加了埃及許多大工程的單獨承包。奧斯曼本人到1981年擁有4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馳名中東的億萬富豪。

奧斯曼講究誠信的做人原則,不僅使他在商界獲取了巨大成功,而且也使他在政界大放異彩。奧斯曼進入內閣後,成為薩達特總統的得力幹將。1977年,奧斯曼的兒子和薩達特的女兒結成伉儷,奧斯曼與薩達特成為兒女親家,來往更加密切。1981年,薩達特任命奧斯曼為主管人民發展事務的副總理,負責製定全國發展計劃總綱要。同時,奧斯曼被民族民主黨人民發展委員會選為主席。

奧斯曼講求誠信,因而做事對人都是直言不諱。1981年,奧斯曼出版了《我的經曆隨筆》,書中直接指控了已故總統納賽爾,抨擊了納賽爾執政期間的做法。這引起了納賽爾親信們的不滿,埃及議會準備成立調查委員會,對奧斯曼進行調查。薩達特總統急忙會晤奧斯曼,商討對策,最後決定:為了平息風波,息事寧人,停止該書的發行,奧斯曼被迫辭去副總理職務。

穆巴拉克任總統後,鑒於奧斯曼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影響,以及他擁有雄厚資金,仍讓其擔任民族民主黨人民發展委員會主席。1984年,他當選為人民議會議員。

講究誠信,使奧斯曼成為巨商,並因此而馳騁政壇,可以說,誠信是他一輩子的財富。

2.欺騙別人,最終騙的是自己

偽詐的人在本質上就是不老實,善於弄虛作假,巧於掩飾,使人無法窺見其廬山真麵目。所以,這種人盡管有些時候能竊取一時名譽,使人信任,但最終卻會將其信譽喪失殆盡,自食惡果。

很多人都還記得,曾經在小學課本中學過的《狼來了》的故事。

一個小孩在山上放羊,覺得無聊,便想了個惡作劇。他大聲地喊“狼來了”,附近正在勞作的村民聞訊,跑到山上一看,發現小孩原來是在撒謊,批評了他幾句就回去了。過了一會兒,那小孩又大聲地喊“狼來了”,那些村民們聽到叫喊,又帶了棍棒趕來。村民又一次被騙了,他們氣狠狠地訓斥了小孩一頓又走了。小孩正玩得很開心,一隻狼果真來了,小孩嚇得大叫“狼來了”,可這一回村民們都變“聰明”了,聽到叫喊,以為又是小孩在搞惡作劇,便低頭繼續勞動。晚上勞動完回家,可怎麼不見小孩從山上下來,一些村民覺得納悶,就上山去尋找,卻隻發現了一隻鞋子和一攤鮮血。可憐的小孩真的被狼吃了。

這個故事給人的教訓是深刻的。它說明,欺騙別人的人,最終欺騙的隻能是自己。然而,這樣的故事並沒使所有的人覺醒,一位朋友回憶大學生活時說道:

“上大學時,我有一次上街買衣服,來到一家門麵挺漂亮的服裝店,見門口一塊黑板上寫著一行大字“最後一天大甩賣”,便動了心,有意上前買一件上衣,一位同學見狀拉住了我,低聲說:‘這些宇已經寫了好些天了,上星期我來逛街就開始最後一天大甩賣了,千萬別上當。’

“我一聽立即縮回了腳,似信非信地往店裏看了看,店裏一個顧客也沒有,難道其他人沒有看見這塊黑板?衣服終究沒買成。過了幾天,我帶著好奇,再次來到那家服裝店。果然,那塊寫著‘最後一天大甩賣’的黑板仍然掛在門口。不過,來來往往的行人,卻沒有一個進店買衣服的”。

想靠欺騙的手段發一筆,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最終隻能落空。但如果一個人講誠信,講信譽,也許他並不想去發什麼財,但財富卻會不請自來。

有一個小孩,其父親生前是個生意人,但在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年,運氣糟透了,欠下一大筆債,在他臨終時,對12歲的兒子說:“如果你有誌氣自立的話,要替爸爸還清債務,免得遭人唾罵。”剛剛12歲的兒子含淚點了點頭。

按照法律規定,這個小孩完全可以不承擔這筆債務。正當父親的債權人追悔莫及的時候,小孩卻一一上門拜訪,並許下諾言,給他20年時間,他會還清父親全部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