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斷行事吃得開——拖泥帶水難成事2(3 / 3)

這一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訪問美國,當她的船抵達紐約時,美英時裝團體組織了迷你裙大型表演。這時,即便是最保守的高級時裝店,也悄悄剪短了他們的裙子產品。50年前,一位著名的時裝大師讓帕杜,曾嘲笑短裙是“笨伯頭腦創造出來的”,但是,半個世紀以後,人類服裝史上首次出現如此之短的裙子,瑪麗?奎恩特贏得了全世界的勝利。

這位叱吒風雲的女設計家,很快成了一名精明的企業家,由一個捉襟見肘的小本經營(開始僅有20台縫紉機和20個工人),發展到年收入1200萬美元,擁有百餘家時裝商店的大企業。它們分布在英國各地,專營摩登、別致、價格適中的時裝,起皺襯衫,閃光的緊身運動衣等等。著名的女裝店如“你,快點”、男裝店如“貴族男仆”開張。後來,奎恩特的經營範圍遍及世界各國,僅美國就有300名經銷商,已成為百萬富商行列中的一員。

在當代中國,正在完成從計劃到市場經濟的轉變,這給了我們許多想象的空間,無數的商機。隻要每個青年人能夠抓住這個商機,敢於領先一步,無論小富、中富、大富,你就一定能夠富起來。

無論何時,我們中國人都有一個不太好的毛病,就是做什麼事都喜歡一轟而上,這樣做不但增加你自己的商業風險,而且也不易成功。猶太人經商就不是這個樣的,如果一個猶太人在某地開了一家修車店,那麼,第二個來此地的猶太人便會開一家飲食店。這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和猶太人經營思維方式的差別,也是為什麼猶太人往往能取得成功,而我們大多數中國人卻隻能是在孤獨中品味失敗的滋味原因。所以,那些準備出來經商的年輕朋友們,一定要分析自己的優劣勢,找到領先一步的商機。

9.遇事切莫優柔寡斷

如果你想要做一番事業,就不能患得患失,追求盡善盡美,隻要不違背自己原則,看準了就果斷取舍,勇敢地去做。要老練,而是不知所措,因為優柔寡斷最終會一事無成。

遇事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這是做事之大忌。有人上街要買台彩色電視機,由於價錢較高,又都不是名牌,便反複比較,反複動搖。結果跑了許多家商店,也沒有把彩電買回來。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做事時,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拿不定主意、優柔寡斷的現象,是意誌薄弱的表現。

有些人做事,之所以容易反反複複、優柔寡斷,這主要是因為:

(1)對問題的本質缺乏清晰的認識,是使人做事拿不定主意,並產生心理衝突的原因。隻要留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優柔寡斷多發生在青年人身上,這是因為青年人涉世未深,對一些事物缺乏必要的知識和經驗的緣故。

(2)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果在某件事上曾遇到過挫折,一旦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產生消極的條件反射,躊躇不已。

(3)一般說來,優柔寡斷者大都缺乏自信,感情脆弱,易受暗示,在集體中隨大流,過分小心謹慎等等。

(4)優柔寡斷的人,往往從小就在備受溺愛的家庭中長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種人一旦獨自走上社會,做事就容易出現優柔寡斷現象。

(5)還有的優柔寡斷者,是由於從小家庭管束太嚴,這種教育方式教出來的人隻能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旦情況發生變化,他們就擔心不合要求,在動機上左右徘徊,拿不定主意。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克服這種做事拿不定主意、優柔寡斷的毛病呢?

(1)培養自信、自主、自強、自立的勇氣和信心,培養自己性格、意誌獨立的良好品質。

(2)多學習,增長知識,積累經驗。人的決策水平與其所具有的知識經驗有很大關係的。一個人的知識經驗越豐富,其決策水平就越高。這就是俗話所說的“有膽有識,有識有膽”。

(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平時經常開動腦筋、勤學多思,是關鍵時刻有主見的前提和基礎。

(4)排除外界幹擾和暗示,穩定情緒,由此及彼、由表及裏仔細分析,也有助於培養果斷的意誌。

其實,凡世間眾人皆有猶豫,但猶豫並非一定要發生,因為猶豫來自於自己的想象,隻要有堅強的意誌力,便能將其克服;若能了解這些,接下來就是如何去克服的問題。如果你能達成以下四種心理建設,則必定會讓優柔寡斷從你的身上煙消雲散。

每當麵臨一個新的機會,在斟酌得失之間,猶豫便會在你的內心悄然出現,阻撓你致勝的決心。這雖然是每個人都有的心理變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將慢慢累積擴大,當它爬滿你的心,進而侵蝕你的骨髓時,就難以救治。如果你正保持著維持現狀的觀念,即應早日醫治,阻止病菌繼續蔓延,從而將殘留在體內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頭來後悔不已!

消除猶豫的方法,隻能從正麵迎擊。因為猶豫一旦被姑息,便會常留在你的身邊,把機會從你身旁逼走。因此,為能獲得機會,就必須先消除猶豫。完成這個步驟,忙不完的工作就會迎麵而來,多得使你不得不從中選擇機會,會讓你沒有時間去考慮害怕的問題。

請牢記,對自己絕不可放縱,你應正視自己的問題,從正麵去嚐試解決。譬如,你害怕在大庭廣眾前發表意見,就應多在大庭廣眾前與人交談;如果你為了加薪問題想找上司談判,但因心生膽怯,事情一拖再拖,一直無法獲得解決,建議你不妨一鼓作氣走到上司麵前,開門見山地要求加薪,相信結果一定比你想象的要好。如果你在做事時尚未完成又很想完成,而又擔心意外發生,那麼一刻也不要拖延,趕快行動,不要讓自己後悔。

10.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做事時如果猶豫不決、當斷不斷,那麼你最終隻會一敗塗地。因此,斬釘截鐵、堅決果斷是做大事之人必備的素質之一。

宋人張泳說:“臨事三難:能見,為一;見能行,為二;行必果決,為三。”當機立斷的另一方麵,並非僅僅指進攻和發展,有些時候,按兵不動或必要的撤退也是一種果敢的行為。該等待觀望時就應按兵不動,該撤退時就應該撤退,這也是一種當機立斷的行為。

“夜長夢多”是一句常常令人心生感慨的俗語。夜長夢多,指的是做某些事,如果曆時太長,或拖得太久,就容易出問題。

“夜長”了,“噩夢”就會多,睡覺的人受到意外的驚嚇,反而降低了睡眠的效果。同理,做事猶猶豫豫,不能當機立斷,也會錯失良機。

《史記》中有“兵為凶器”的說法。意思是說,不在萬不得已時,不得出兵;但是,一旦出兵就得速戰速決。“勞師遠征”或“長期用兵”,每每帶來的都是失敗。

拿破侖窮兵黷武,征戰歐洲,不可一世,最終有了“滑鐵盧”之悲劇;希特勒瘋狂的侵略他國,得到的卻是國破家亡、性命不保。究其原因,無非有二:

(1)他們沒有認清戰爭的害處;

(2)他們不懂得“夜長夢多”的真正含義。

中國人向來崇尚不慍不火、從容自若、慢條斯理的做事態度,“刀架脖子上”也能泰然處之。然而,這並不是說中國人就喜歡做事拖拉,或不善於抓住戰機。事實上,中國人在追求和諧、寧靜、優雅的同時,無時不在潛心捕捉機遇。

我們有一種“無為而治”的政治哲學。從表麵上看,它似乎也是悠哉遊哉的處世信條,但就其內涵,遠非字麵理解的那麼淺顯。所謂“無為”,並不是單純的“不為”,而是“陰謀詭計”之極為,它無時不在寧靜的外表下,進行頻繁的權謀術數的操作。

打個比方,一個車輪,以無限的速度旋轉,似乎就看不到它在旋轉了,抑或看到的是倒轉,“無為”就是這種狀態,“無為”才能“無不為”。因此,“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做事一定要有魄力,要快速決斷,不要猶豫、躊躇,當斷則斷是做事成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