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斷行事吃得開——拖泥帶水難成事2(2 / 3)

10月24日下午3時,當打聽到伊朗方麵款項尚未到的消息時,中國代表成員立即奔赴“能達普”摩托車廠。中國人的突然出現,使德方人員甚感吃驚。慕尼黑市債權委員會主管倒閉企業事務的米勒先生,麵帶笑容地接待了中國代表團。他說:“伊朗商人因來不及籌款,已經提出延期合同的要求,如果你們願意購買,請現在就談判簽訂合同。”

原來,債權委員會已經規定,“能達普”的財產必須於10月30日前出售完畢,以保證債權人的利益。如果逾期,將被迫拍賣,就是把全部固定資產拆散零賣,不僅使廠方蒙受巨大經濟損失,而且會使這個有著67年曆史、生產名牌產品的廠子化為烏有。我方意識到對方急於出賣的迫切心理,但又不能幹閉著眼睛買外國設備的蠢事。經過幾個回合的交涉,終於達成了中國專家先進行全麵技術考察,然後再談判的協議。

25日早晨,中國專家來到“能達普”廠,對全廠的設備、機械性能、工藝流程進行全麵考察,最終結論是:該廠設備先進,買下全部設備非常合算。

25日下午2時整,合同談判在中國專家駐地正式舉行。經過緊張的討價還價,終於在次日淩晨簽訂了合同。天津專家團以1600萬馬克(合500多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能達普”廠的2229台設備和全套技術軟件。後來得知,這個價格比伊朗商人所要支付的價格低200萬馬克,比另一些競爭對手準備支付的價格低500萬馬克。

做生意要有一種敢作敢為的決斷精神,做人也要如此,因為很多機會都是轉瞬即逝的,如果你總是猶猶豫豫,下不了決心,那麼隻能讓到手的鴨子飛走。隻有那些敢闖敢幹,敢為天下先的人,才能抓住瞬間的機遇,成就一番事業。

7.敢冒風險——有風險才有成功的機會

一個積極進取的人,就像有一種烈火似的熱情,做事雷厲風行,許多人對此非常羨慕,以為他們在這方麵得到了上天的恩賜。實際上,這僅僅是因為他們能夠專注於一個目標,並且敢於冒險的緣故。

不是很了解魯意?佐治的人,總會替他擔心,恐怕他會從政治懸崖上跌下來。他們覺得,他那種不顧一切的冒險熱情,會把自己化為烏有,他的仕途是一條踩著火焰奔走的路程。假如遇到一個大火球,他便會立刻被大火燒成灰燼。

“然而,事實上佐治卻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禍害。這是因為,在這種始終沸騰著的果斷後麵,他有經過思考沉澱的自信,這使他能在關鍵時刻,在熱情澎湃之時,仍能保持頭腦的清醒。”經常與魯意?佐治在一起的一個老友這樣評價道。

沒有充分的事實指導你的時侯,就是你要格外小心的時候,你對自己的信心越大,就越可以去冒險。正如美國電力公司的斯伍卜所說:“二加二等於四,這句話你幾乎不需要什麼勇氣就可以說出來!換句話來說,如果你對於你所了解的事實有足夠的信心,說出來其實也就不需要冒多大風險,也就無需非常的勇氣了。你根據知識而行動,並非是你對於自身有多大的信心,而是因為你對於事實很有信心。”

當時,西姆斯僅僅是美國一個小小的海軍上尉,處於一種無權發言的地位,但是,因為他所知道的事實,刺激著他不得不說出來。本來不該說的他說了,並且最後終於勝利了。

當時的美國海軍,還沒有找到一種訓練打靶的好方法,這使得大多海軍士兵不能自信射中任何物件。而在別的地方,一位名叫司各脫的隊長發明了一種訓練打靶的方法,西姆斯覺得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訓練炮手,能讓他們射得很準確,而且還可以節省許多火藥。

於是,西姆斯果斷地向他的長官呈請了他的想法,但是沒有得到許可。接著,他又向更高一級的長官呈請,還是被打了回來。最後,他直接寫信給羅斯福總統,告訴他自己的想法。一個小小的上尉竟然做出這樣的事來,按道理來講,這是極不合法的。軍隊一向以紀律嚴明著稱,一切往上的信劄,都必須先經過最接近的長官,然後再層層上報。西姆斯先是給海軍部長寫信,然後又直接寫信給大總統,這種行為按照當時的軍規,是很大的錯誤。

盡管如此,西姆斯終究還是勝利了。羅斯福總統決定給這個上尉一次機會。於是,在一個海域裏,立起了一個大靶子,然後讓各種船隻用舊方法向靶子開炮,結果一直打了5個多鍾頭,一炮也沒打中。西姆斯向總統證實了他的看法——老方法根本行不通,必須采用一種準確的、係統的訓練方法,最終他得到了羅斯福總統的讚許。如果他隻想嘩眾取寵來提高自己的聲譽,而對事實事先並沒有十足的把握,那麼結果就會大不相同了。

總而言之,人生就是把你所計劃的事情付諸實施的一係列過程,盡管不可能知道事情將來的結果會怎樣。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這些結果你都知道了,人生還有什麼意思呢?沒有人在未做一件事之前,就知道它的結果,如果你經過了冷靜的思考,認為值得去做,那麼就不要猶豫,果斷做出決定,因為有風險才有成功的機會。

8.模仿難成大事,領先才能發財

中國有句俗語: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潮流,可以說,這是對目前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的高度總結。很多事業的成功者,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聰明的頭腦,多麼雄厚的基礎,而僅僅是因為他們敢為天下天,占領了行業的製高點。

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分子,你想在35歲以前成為百萬,甚至千萬富翁嗎?最近流行一種說法,即35歲以前,屬於青春“保質期”,35歲以後,就Timeout(過期)了,即所謂的35歲現象。事實上,這種現象的確存在,即便是找工作,許多單位也往往以35歲作為一道門坎。因此,如要在青春歲月裏有所突破,創出一番事業來,就應該趕在青春“過期”之前。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致富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時代,如果想要在同輩之間冒出頭,就要比別人多下一點點功夫,這一點點工夫常常就會在關鍵時刻,讓你比別人多一些機會。在任何行業,隻要能夠想到比別人領先一步,就能夠搶占先機,使你在行業中處於競爭優勢。

眼下風糜全球的“迷你裙”,就是因為在起跑時領先了一小步,從而造就了瑪麗?奎恩特“迷你裙之母”的地位,也為她帶來了滾滾財源。

20世紀50年代,正當英國街頭的時髦青年,身穿奇特的黑色服裝,騎著摩托橫衝直撞時,一位來自威爾士的年輕女子的服裝設計,使時髦青年的時髦衣著變得微不足道了,她就是瑪麗?奎恩特。

1934年,瑪麗?奎恩特出生在英國威爾士的阿伯臘斯特威思,是一個教師的女兒。16歲那年,她到了倫敦,就讀於倫敦金飾學院繪畫係,畢業後在女帽商埃裏克的工作室裏,開始了她的設計生涯。奎恩特的設計對象,恰恰是針對當時還未引起人們注意的少女時裝。當時女孩們的衣著毫無特色,通常都是母輩的老式衣服,瑪麗說:“我時常希望,年輕人穿上她們自己所喜歡的衣服,它不是古板、過時的,而是真正二十世紀的年青女裝。但是,我知道這一工作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

1955年,年輕的瑪麗?奎恩特和丈夫亞曆山大?普倫凱特?格林,在倫敦著名的英王大道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巴薩”百貨店,他們的服務對象主要就是青年,瑪麗?奎恩特推出的第一件服裝,就是後來名聞遐邇的“迷你裙”。雖然當時他們的產業不大,屬於時裝界的無名之輩,但這種微弱的震動,恰恰預示著服裝界未來的強烈地震,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

50年代的裙長,徘徊在小腿肚上下,迪奧在1953年隻不過將裙子下擺剪短了若幹英寸,在新聞界就爆出一個大冷門。而當時鮮為人知的瑪麗?奎恩特,卻以更為激烈的觀點,開始了新時期的服裝革命。她當時的戰鬥口號就是:“剪短你的裙子!”

1965年,迷你裙和宇宙時代的青年女裝風靡全球,瑪麗?奎恩特進一步把裙下擺提高到膝蓋以上四英寸,英國少女的裝扮已成為令人羨慕和仿效的對象,這種風格被譽為“倫敦造型”。

到了60年代中期,“倫敦造型”成為國際性的流行樣式,新時裝潮流不可遏製,青年人狂熱地歡迎迷你裙,中年女性也以驚羨的目光接受了這一變革,多種不同的迷你風格裝應運而生。新一代的設計家皮爾?卡丹、聖?洛朗、安伽羅等,也都相繼推出一組組風格各異的迷你裙係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