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風韻萬千的行姿
正確的行姿應該是:抬頭,挺胸,收腹,肩膀往後垂,手要輕輕地放在兩邊,輕輕地擺動,步伐要輕輕的,決不能拖泥帶水。
(4)必要時的蹲姿
平時我們會不可避免地要蹲下來撿一些東西,這時就要注意,不要光彎腰而撅著屁股,這是非常不雅觀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把膝蓋並攏彎下來,臀部向下,上身保持直線,這樣一來姿態就會優美多了。
另外,女性在舉止方麵必須特別注意不要犯以下幾個大忌:
(1)不要木訥肅然
麵對初相識的陌生人,可以交談幾句無關緊要的話,切忌坐著閉口不語,一臉肅穆表情。
(2)不要滔滔不絕
在宴會中,若有人對你攀談,要保持落落大方,簡單回答幾句足矣。切忌向人彙報自己的身世,或向對方詳加打探,這樣很容易把人家嚇跑,或被視作長舌婦。
(3)行走時頷首凹胸,顯得無精打采,若昂首闊步,收腹挺胸,才可顯示你的自信。
(4)不要說長道短
在社交場合說長道短,揭人隱私,必定會惹人反感,讓人“敬而遠之”。
(5)不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塗脂抹粉
如果需要補妝,必須到洗手間或附近的化妝間去。
(6)不要在辦公室脫鞋
如果穿著暴露足趾的鞋,就要小心注意足趾間的整潔;坐下來不要蹺二郎腿;更不要抖腿。
(7)不要大煞風景
參加社交宴會,別人期望見到的是一張可愛的笑臉,即使是情緒低落,表麵上也要笑容可掬,周旋於當時的人物之間。
(8)不要失聲大笑
無論聽到什麼“驚天動地”的趣事,在社交宴會上,也得要保持良好的儀態,最多報以燦爛笑容。
(9)不要忸怩忐忑
假如發覺有人在注視你——特別是男士,要表現得從容鎮靜。若對方曾與你有過一麵之緣,可以自然地打個招呼。若對方與你素未謀麵,不必忸怩忐忑或怒視對方,可以巧妙地離開他的視線範圍。
(10)切忌打電話的姿勢過分隨意
很多的女孩子打電話很“瀟灑”,完全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或撒嬌賣嗲,或嘰嘰喳喳,或粗聲大氣,沒有一點淑女的味道!打電話最好養成左手拿話筒的習慣,右手空出來後,隨時都可將對方所講的話記下來。另外,盡量站著聽電話,即使采取坐姿,也要伸直上身。如遇到不禮貌者,也應該穩定情緒,稍安毋躁,以禮相待。
女性獨特的個人氣質,是通過言談舉止這件“外衣”表現出來的,要大力強調內在的氣質,讓自己風情萬種。
12.談吐的魅力——說話伸屈有度
言談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涵養,要把握好分寸和態勢。說話把握分寸,說得恰到好處,是一種修養,一種水平,既不能喋喋不休、口若懸河,又不能該說話時卻沉默寡言。
如果一個人想平和地度過一生,那他絕對有必要學會自我克製。人類必須容忍和克製,脾性必須服從於理性的判斷。檢點自己的言行,對個人幸福是絕對必要的,因為一些話語比打人更傷人心,人們常說“語言像匕首”。那些溜到嘴邊的刺人的反駁,如果說出來,可能會使對方太難堪。布雷姆夫人在其《家》一書中說:“老天爺禁止我們說那些使人傷心痛肺的話,有些話語甚至比鋒利的刀劍更傷人心,有些話語則使人一輩子都感到傷心痛肺。”
能屈能伸的人,在說話方麵也和在任何其他方麵一樣,總是注意自我克製。那些聰明和懂得自我克製的人,總能避免心直口快、直言無忌,絕不以傷人感情為代價,而逞一時口舌之快。
比如,有的人在工作中看到別人幹活不好時,他不會在旁邊指手畫腳、說三道四,顯示他很能幹,而是很客氣地說:“我試試看怎麼樣?”這樣說了,即使在接下來的工作幹不好,也不會丟麵子,而如果幹得好,即使別人嘴裏不說,心裏也會佩服他。尤其是他沒傷別人的麵子,又替別人幹好了活兒,別人會從心底裏認為這個人“夠意思”,做人穩重、紮實,又有真本事。
孔子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即君子為人處世,總是行動在別人之前,語言在人之後。
說話伸屈有度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盡量不說話
不說話不僅確保安全,而且能給人留下一個穩重、非同凡俗的印象。當然,盡量不說話是針對那些可說可不說,尤其是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事情,而對於該說的話,則必須要說。
(2)盡量少說話
在不得不說的情況下,也要盡量少說,不誇誇其談,不亂講濫說,不信口雌黃,不妄發議論,這也是確保安全的一種方法。言多必失,多言多失,少言少失,不言不失。所以,在不得不說,非說不可的時候,還是要保持“少說為佳”的態度。
(3)不傳流言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隨隨便便說別人的短處,輕輕鬆鬆揭別人的隱私,不僅有礙別人的聲望,而且足以顯示你自己為人卑鄙。當你聽到流言蜚語時,惟一的辦法是聽了就算,不做傳話筒,不記掛於心,不向外傳播。
(4)不說空話
說到做到,力戒空談,是一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重要內容。一個人整天空話連篇,不幹實事,那他必將一事無成。愛因斯坦給成功確立的公式是:成功=行動+正確的方法+少講空話。
(5)不說假話
馬克?吐溫說:“我們千萬不能說假話,因為我們不知道何時需要說假話。”假話一旦被揭穿,便會失去人們的信任,落得說話無人聽,辦事無人理,成為令人厭惡的人。
(6)會說話
所謂會說話,就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說了恰當的話;也就是把話說對時間、說對地點、說到點子上又能把直話說圓;也就是說得頭頭是道,妙語連珠,使人人愛聽,個個喜歡。會說話,是為人最基本的功夫。
《法華經》中說:“言多語失,說話應謹慎。舍棄那些不可說的話,而隻說應說的活。”日蓮和尚在給其信徒的一封信中寫道:“禍從口出,使人身敗名裂;福從心出,使人生色增光。”它的意思是:有時說話的人並無惡意,但對聽者而言,卻可能是傷及他的自尊心的惡語,所以勸誡人們,說話應謹慎,隻說該說的話。
話說得得體,則讓人高興;反之,隻會讓人傷心。同一句話,出自兩個人之口,聽起來也有區別。你自己信口開河,根本意識不到會傷害人,但別人認為你是有意的,認為你是在故意傷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