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爾喀最初隻有3個營,曆經多年的擴張和更名後,目前在英軍中服役有4個團,他們是第一,第六,第七和第十廓爾喀步槍團。廓爾喀步兵團中隻有極少數英國軍官,其餘大多數都是廓爾喀軍官。在加入英軍之後,廓爾喀人將他們的行動擴大到工程、通訊和運輸等方麵,有時也有廓爾喀炮兵、傘兵和憲兵部隊。
2、選拔訓練
廓爾喀士兵最初來自尼泊爾加德滿都以西的廓爾喀村,由於村子十分貧窮,每年都有青年男子從尼泊爾各地來到西部城市博克拉的英國廓爾喀士兵招募中心申請當兵。應召的尼泊爾青年都是17-22歲的男子,最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經過嚴格的選拔,幾千人中隻有200多人能幸運成為英國職業軍隊中的一員。對於廓爾喀人來說,參軍從戎不僅可以開闊眼界,賺取數量可觀的金錢,還是一件令人榮耀、為家族增光的事情,很多人將加入英軍看做是一生的轉折點。
廊爾喀兵年薪8500美元,他們每兩年回家探親一次。回到家鄉他們受到王子般尊敬,也是備受歡迎的求親對象。廊爾喀兵服役期是15年,退役後他們一般都回到家鄉。每年他們都將軍餉的大部分彙回家鄉。對尼泊爾來說,這是僅次於旅遊業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進行選拔時,首先由英軍派出的征兵代理人到山間鄉村尋找強悍的候選者。第一輪被選中的青年將進入下一階段選拔,稱為“山選”。
在這一輪篩選中,身體和智力測試更加全麵,淘汰也更加殘酷。在參加“山選”的大約6000名男青年中,隻有789人能參加為期一周的最後測試。最後測試在尼泊爾西部城市博克拉的英國廓爾喀士兵招募中心舉行。在這789人中,最終勝出的230人將加入英國廓爾喀部隊。
要加入的廓爾喀士兵在加入英軍前都有-個效忠儀式,他們發誓將永遠忠於英國的君主,承諾聽從英國指揮官的命令並英勇殺敵。在加入英軍的頭3年裏,廓爾喀士兵是不能回家探親的,他們與英軍有15年的服役合同,通常都會服役5年以上,情況好的甚至會超過32年,一直到50歲才退役。
3、製服與裝備
廓爾喀士兵穿著標準的英國陸軍製服。戰鬥裝備是DPM迷彩戰鬥服,配掛的綠色帆布帶則用於攜帶著名的庫克利彎刀(KUKRI)。
閱兵時服裝在溫帶地區是深綠色,熱帶地區是白色,但士兵皆配有黑色漆皮腰帶,軍官則佩戴腰帶。另外,紐扣及徽章皆為黑色。而閱兵士兵則戴著黑色無邊帽或廓爾喀軟帽,穿其他製服時則戴綠色貝雷帽。
廊爾喀人自幼在坎坷的山路上行走,練就了一雙“鐵腳板”。他們特別喜歡佩戴“戈戈裏彎刀”,這種彎刀長約1尺(1/3米),鋒利無比。據說這種彎刀一經拔出就必須見血。尼泊爾一般成年男子都能一刀將水牛的頭斬下。如果一刀斬不下牛頭,就不能被人看做是男子漢。
此刀本用於割草、開路和護身,後來引入軍中,便成了隨身必備的武器。
庫克利彎刀是許多神話的主角,這種刀一直是狗的後腿形狀,刀背既厚且鈍,但刀鋒卻像刮胡刀般的銳利。庫克利彎刀雖不能當做擲刀使用,但在肉搏戰中卻非常有用,是廓爾喀人十分喜歡的近距離作戰武器。廓爾喀部隊還配備了著名的L85A1突擊步槍、防空導彈、81毫米迫擊炮和各型車輛3000多輛。
4、經典戰例
(1)“彎刀勇士”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軍及英聯邦軍隊中,共有100人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其中的31枚誕生於緬甸戰場,僅廓爾喀營隊就獲得了9枚。毫無疑問,所有勳章獲得者都有一個英勇的故事,甘珠.拉瑪則是在英帕爾會戰中湧現出的代表之一。
甘珠.拉瑪於1942年作為一名士兵加入7團,當時他年僅17歲。
他並不是廓爾喀人,甚至也不是尼泊爾人,新兵訓練結束後編入1營。
英帕爾會戰中,7團1營隸屬14集團軍第17印度師48步兵旅,戰役初期,時年19歲的甘珠因為伏擊日本巡邏隊而受嘉獎。
1944年6月12日上午,甘珠所在的B連與日軍遭遇。敵軍步兵在3輛中型坦克的支援下,火力異常凶猛,英方部分陣地丟失。B連領命發動反擊,但不久即被對方的機槍火力及坦克炮火壓製住。連中的1號PIAT(步兵用反坦克發射器)射手甘珠,不顧被打斷的左手手腕及另兩處傷勢,冒著日軍火力獨自向敵坦克接近。在27米的距離上,用一隻完好的右手操作PIAT,先後擊毀2輛日本坦克,第三輛亦被其他反坦克炮火擊中。甘珠隨後又連續投擲手雷,全殲企圖逃脫的坦克乘員。英軍就此扭轉戰局,甘珠直到此時才被送到救護所,後隨其他傷員被運輸機撤往後方,行前即被告知自己將被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