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1934年11月30日湘江西岸阻擊陣地(1)(2 / 2)

淩晨,蒙蒙大霧吞沒了湘江,到處流漾著牛奶泡沫似的乳白色的粘稠的霧團,這對防守是有利的。

敵人看不清目標,便亂打冷炮,不讓紅軍有半刻喘息時間。炮聲在霧中顯得沉悶倉皇,落點零亂,可是,這種冷炮有時危害極大,往往歪打正著,有時恰恰落在指揮部的要害位置上。

這是一個魔幻般的世界。神秘與恐怖感同時壓在心頭。

炮火的氣浪使濃霧激蕩起來,流動起來,在被撕碎的乳白色的破絮裏露出了黑沉沉的山頭,西風從越城嶺猛撲下來,彌天霧陣迅速向湘江東岸淡散,山林、田野、沙丘、旗幟、煙火在越來越明亮的陽光下,流溢著油畫般悅目的色彩;山嶽又呈現出莽莽蒼蒼的姿影。

在敵人有飛機、大炮和精良的步兵武器的情況下拚搏,就等於敵持長矛我持匕首,隻有近戰,才能發揮紅軍之長。林彪命令部隊不要過早還擊,把敵人放到陣地前沿,而後突然反擊,他借用了通俗小說中一句盡人皆知的話:“讓他們在陣地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一軍團是擅長打運動戰的部隊。這種阻擊戰打得這樣出色,不能不歸功於五次反“圍剿”中,與敵人陣地對陣地的拚殺時的短促突擊的鍛煉,錯誤的戰略中可以有正確的戰術。

飛機的輪番轟炸,重磅炸彈把戰士們震昏,耳鼻出血。湘軍也不都是孬種,他們連、營、團長帶頭,督戰隊在後,好象著了槍刀不入的魔法,無知無覺地“哇哇”叫著,踏過他們自己弟兄的屍體,向對方陣地衝擊。紅軍麵對的是老虎,而不是老鼠!

這時候,陣地上,炮火已經不再轟擊,隻有拉鋸般地反複爭奪。

衝上來,打下去;打下去,衝上來。掩體,塹溝,雨衝溝、岩石、彈坑,失而複得,得而複失,這種拉鋸戰無止無休。白刃格鬥,顯得異常嚴酷。

林彪知道,交手的是湘軍的四個師。湘軍,自曾國藩、左宗棠、劉長佑、曾國荃、劉坤一與淮軍李鴻章爭奪權勢中,就以驍勇善戰聞名軍旅了。特別在鎮壓太平軍時,就大出了風頭。現在湘軍的戰鬥力不亞於“中央軍”,此刻在他們的家門口作戰,惡如狼虎,每當戰局危殆、瀕臨絕望時,營長、團長赤膊上陣,帶著敢死隊督戰、衝鋒,更是湘軍克敵致勝扭轉戰局的絕招。

何健和劉建緒,早在北伐之後清黨時,就與共產黨不共戴天。林彪在望遠鏡裏看到了他們。

敵人的集團衝鋒開始了,三百米的陣地湮沒在隆隆的滾雷中,陣地活像一個活的軀體,在酷刑下彎曲、顫抖、痙攣、拱起。

上空彌漫著淡黃色的煙塵,硝煙帶著有毒的梯恩梯氣味使林彪感到鼻腔痛癢,火星飛進的灼熱與黑煙和黃塵混在一起,蒸蔚成遮天蔽日的戰雲。

戰雲滾滾,不斷地向外擴展。那是戰神飄拂的黑色鬥篷,它飛臨沙場上空,不斷用萬條憤怒的金鞭抽擊著遍體鱗傷的陣地。

這時,林彪看到救護隊衝上陣地去搶救傷員。

“笨蛋!”他輕輕地嘟噥了一聲,猛然把望遠鏡向下一拋,望遠鏡沉重地垂掛在他胸前,他轉身對參謀人員說:“叫救護隊撤下來,這時候搶救隻能作無謂的犧牲,傷員在陣地上也是戰鬥力!”

當他看到參謀人員的猶豫不決的神色時,他目光冷峻地盯著他們:“戰場需要理智,不是感情!”

他回身又把望遠鏡舉起,無動於衷地看著血肉橫飛的陣地。他相信自己是無情的也是無私的,為了達到目的,一切代價都不值得惋惜、悲歎。

二、興國壯士

林彪總是習慣地把望遠鏡投向戰場縱深,從敵後的反映,能看到前沿的戰鬥是否持久,但他被前沿的拚搏吸引住了,那是凶神惡煞似地拚搏,咆哮聲猶如獸吼,那戰士(也許是連排長,他沒有步槍,持著一把大刀)在與四五個持槍的白匪砍殺,表現出他的勇猛和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