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1934年12月11日湘南通道(2)(1 / 2)

他忽發奇想希望在小溪對岸,“突然出現一股敵軍,瘋狂地向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展開衝擊,那時,他拔出他的大號左輪手槍,伏在屁股下的岩石後麵阻擊敵人,他一人,把敵人擋在小溪對麵,掩護中央機關轉移,他的左輪手槍有二十發子彈,可以發發命中,為中央縱隊轉移爭取二十分鍾的時間,那時,住在通道附近的部隊已經聞訊趕到。他由於彈盡援遲,身中數彈,奄奄一息,倒在自己的血泊中。

“他,戰鬥到最後一口氣!”

“他,挽救了中央機關!”

“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他是斯巴達克斯的死法!”

在這些讚美聲中,他聽見了萊茵河上仙女勒洛萊的醉人的歌聲。

李德被自己奇妙的幻想迷住了:

“那時,我就可以和奧爾加會麵了。死,也許並不可怕,隻有死,可以得到安靜的長眠,隻有死,才能達到永恒吧?死,將降臨到所有人頭上,那是誰也逃不脫的歸宿。”

李德此時,更加懷念的還是德國的妻子奧爾加·貝納裏奧。他時常哼起他們兩人在一起,坐在公園長椅上互相摟著脖於唱的那首古老的民歌:

我心愛的美妙的女郎,

我的心兒天天為你歌唱。

沒有人比我更加愛你,

你的美貌使我欣喜而又憂傷。

你要忠誠永不變心,

那麼我就不再擔憂,

我怕你輕浮放蕩,

所以我時時生愁。

如果你有背叛我的行為,

唉,那該多麼使我心碎!

每逢想到此處,一種孤苦伶仃悲苦無告之感就襲上心頭,雖然他也相信工人無祖國,可是海外遊子,總是思念自己的故鄉!

不要說在中國了,即使在蘇聯時,也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地與他互相傾訴衷腸。

李德每當這時便記起他們新婚後的蜜月旅行。他和奧爾加泛舟萊茵河上。

在他的祖國境內的三條大河(北部的易北河,東南部的多瑙河,和西部橫穿南北國境的萊茵河)中,他最喜歡萊茵河,從很早年代起,人們就把多瑙河稱作母親,把萊茵河稱作父親。他喜歡萊茵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的發源地是瑞士的阿爾卑斯山!

那時,正是深秋,萊茵河兩岸景色富麗,如詩如畫。

小舟緩緩北去,河上泛著粼粼的閃光,兩岸的秀麗的山崗上,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古堡。莊嚴、美麗、古樸、優雅,邀遊客之留連,發懷古之幽思。這些古堡是產生駭人聽聞的故事和美麗動人的傳說的搖籃。

每當夕陽西照,紅霞滿天的時候,古堡就更富有神話的色彩。這些古堡,在一千多公裏的沿岸,就有八百多座。大都是在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末這三百年左右的時間內建立的,那時正是“神聖羅馬帝國”初興時期,“德意誌帝國”還處在大大小小的群雄割據的時代。他們互相爭奪領土搶掠財物,於是領主們在這一水上交通要道設置關卡,征收通行稅,為了保衛自己防止他人侵襲,便用巨石粗木建築城堡,深溝高壘,據險扼守。

這些七百年以前的建築物,已經牆倒垣傾,愈加顯得古老雄峙,為萊茵河的旖旎風光憑添了威嚴!

“啊!將來我們死了,就安葬在這裏,”奧爾加忽發奇想,“我就會變成海涅敘事詩《勒洛萊》裏的那個唱歌的仙女。”

“那可是個大悲劇!”奧托·布勞恩知道那個優美而又悲慘的故事。那歌聲使那些船夫們不知不覺放下了手中的槳。舵手也忘了把握航行的方向,大家都被少女的歌聲迷住了,正在心曠神怡。甜美無窮的時候,那船猛然觸礁,船夫們紛紛落水。

“那是為了追求幸福而付出的代價!”奧爾加說了一句頗富哲理的話後,卻被自己的立論驚住了。

他們默默地對著如血的夕陽沉默了好久。

奧爾加為革命犧牲了,但至今,李德還不知她的遺體長眠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