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代序:寫給不做亡國奴的人(1 / 3)

1945年7月,退入蘇聯的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官兵在周保中旅長的指揮下,先盟軍一月突然對我國遼吉黑三省57個戰略要地發動空降作戰,建立橋頭堡和電台,喚醒地下組織,成為光複這片黑土地的先驅。戰鬥是殘酷的,教導旅無線電營政治副營長王一知中尉(女)在日記中記述這些與日軍苦鬥了14年的中國戰士們,東北抗日聯軍最後的老底子打得極為英勇——“在最後的一個月裏,我們犧牲了一半以上的人員。”

但是,他們終於打回來了。那些凱旋的老戰士瘋狂地親吻這塊土地,這是他們的祖國,這是他們的家。

13名烈士長眠在黑龍江對岸弗雅斯克營地的綠草叢中。他們在敵軍的重兵壓迫下寧死不降,過江休整,卻再也沒能回去。他們在歸國之戰的準備中犧牲,並被埋葬在了這裏。黑色的碑文仿佛一隻憂傷而不甘的眼睛,眺望著並不遙遠的祖國,讓我們耳邊仿佛響起了趙尚誌將軍在犧牲前的呐喊——“我是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死我也要死在東北!”

這就是那場民族抵抗戰爭中東北軍民的縮影。

萌生寫這樣一本書的想法,是從一年前開始的。那天,接到一個日本舊書商的電話。因為我經常從他那裏購買舊圖書,所以他發現與中國有關的舊書,常先和我聯係。這一次,他告訴我有人願意出讓一部其先人留下的照片集,問我有沒有興趣。

根據描述,這部照片集的主人原是一名日本二戰時期的下級軍官,名叫“鈴木”。此人1937年被征召從軍,到達中國東北,故此,拍攝了很多當時當地的照片。此人死後,其照片集被作為遺物送回日本。其遺族將這部集子捐贈給一個老兵會組織。現在,這個老兵會因為人員死亡殆盡,僅有第二代成員不能維持已經解散,這部照片集遂為書商所收集。他問我是不是去他店裏看一看。

因為剛剛做了一次考察回來,十分疲倦,我有些猶豫。那位書商大概感到了,於是提醒我這部集子中有很多當時戰鬥的照片,知道我對軍事曆史感興趣。他認為這可能是我想要的東西。

戰鬥?1937年,東北應該已經淪陷了六年,那裏的日軍在和誰戰鬥?

我忽然意識到——那是東北抗日聯軍啊!

因為條件太艱苦,東北抗日聯軍的戰鬥曆史,極少有照片佐證,假如這部照片集與他們相關,其曆史價值難以估量。我告訴他自己會立即前去。

我迫不及待要看,但又不能表現得太急切,於是,上茶,談天,然後,才是看貨。

從扉頁來看,這是日軍軍官鈴木在“滿洲國”的個人留影,題名為《在滿紀念》。粗粗看來,其內容頗為豐富,例如,有日軍的慰安所和滿洲慰安婦(即強迫中國女性擔任的慰安婦)。

但是,很快,就發現了一張又一張與戰鬥有關的照片。

我想,沒什麼好說的了,我說你開個價吧。

這位書商和我算是老打交道了,人品不錯,他開了一個如此的價格——第一,要買必須全本,不能分著買;第二,小號照片——(我看在2寸以上)一張100日元,中號照片一張200日元,大號照片一張500日元,相冊本身和鈴木的照片說明白送。

這個價錢公道嗎?他拿著計算器問我。

公道?我心中覺得他的價錢,確實很公道了。要知道,這不是印刷品,而是照片,底片也大概早就毀掉了,具有獨一無二的性質。1938年的老照片,100日元,也就是8元人民幣一張,這實在不能算貴。不過,我還是沒法接受這個價錢。因為這本相冊的照片太多了,共計八百餘張,裏麵很多與抗聯無關,是在華日軍的生活照、和蘇軍的對峙、當地風景人物等,如果都是小號的,要八萬日元,裏麵還有中號和大號的,書商算下來,共計要十萬六千多日元。這樣,就折合人民幣八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