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代序:寫給不做亡國奴的人(2 / 3)

薩是工薪族,花八千多元買一本相冊,還是要講講價錢的。我們談了,價格降到十萬日元,書商再不肯降,說再降就沒有利潤了。我說你收這個相冊一定花的錢沒有這樣多。書商笑笑,還是不同意降價。因為天太晚了,我決定次日傍晚再去談,開的價錢是六萬日元,相當於五千人民幣,我的心理價位,再高一兩萬,也可以接受。

不過,第二天上午,在公司裏的我卻總有點兒神不守舍。總覺得那些照片在呼喚,特別是下麵這張我看到的照片。

我可以想象,在百倍敵軍的重圍中,這名抗聯戰士邊打邊退,直到在這片鬆林中被敵彈擊中,他臥倒,用手槍繼續抵抗,又接連被命中,終於犧牲。但直到戰死,依然保持著射擊的姿勢。日軍小心翼翼地接近,一名日兵用腳踢開他的槍,把抗聯戰士的麵孔翻過來,證明他確已死亡(他的腿依然保持著軍人射擊的姿態,卻麵孔後仰,右手甩在一邊,故我如此推測)。這時,攜帶著相機的鈴木走過來,拍了這張照片。

1938年,東北淪陷已經七年了,他們是怎樣戰鬥過來的?他們可知道在南麵,整個中華民族的抗戰已經開始?不知道這些照片背後承載了多少曆史。這一天都讓我不安。如果這部影集被別人買去,我會怎樣後悔呢?算了,今晚再去,哪怕他不肯讓價錢,我也要把它買下來。希望,不要太晚。

就這樣,我一麵心神不寧地做著工作,一麵在我的博客裏提了這件事。

不料,僅僅幾個小時,將近兩百條網友的留言就像雪片一樣跟在了我的博客後麵。

大多數是東北的同胞,也有來自雲南、山東,還有西北的,都是和我一樣普通的中國人。

幾乎所有的跟帖,都是一個聲音——

把它帶回家吧!

你知道,抗聯的照片隻留下了17張,多少戰死在白山黑水的烈士,包括軍長師長級別的高級指揮員,都沒有照片留下。把它們帶回來吧,讓那些奮戰到最後一刻的英雄回來吧——哪怕是在敵人的照片中。

錢,不用你付,你隻要給個賬戶。

你去把它拿回來,隻要在網上發一句話——“它是我們的了”,我們在線上等待……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我被我的同胞深深地震動了。

那一天,我提前下了班,沒有再談價錢,直接買下了這本相冊。那名日本書商詫異地聽我說了原委,沉默片刻,給了我一個相當好的折扣。

然後,在最近的網吧,我立刻發出了一個簡短的消息——

鈴木的《在滿紀念》到手了。

也就在此時我發現,這一天是中秋節。

日本沒有中秋節,我已經基本忘掉了中秋節的感覺。但我也不甚在意,前幾天,上海文廣電視台拍攝中秋專輯,找了我做嘉賓。問到我對中秋節的感受,我的回答是:

中秋隻在我心中,而不是在日曆牌上,所以,我們可以把每一天作為中秋節,日期並不重要。

今天,世界越來越小,小到48小時以內,你可以從地球任何一個角落趕回家;我們的家卻越來越大,大到我們的家人可能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

所以,中秋是哪一天並不重要。從書商那裏出來,我隻覺得這一天是一個感恩的日子。

感謝賣書人的寬厚。感謝家人的理解。感謝朋友們的支持。感謝冥冥之中抗聯的英烈們讓這本帶著我們的曆史的孤本照片集,無巧不巧地落入我們自己人的手中。821張照片,它,已經是我們的了。

粗粗翻閱一下,包含的照片主要反映了1938年前後日軍在湯河、依蘭、樺川、蘿北、林口等地的作戰活動,拍攝者鈴木還曾被調到寶清和公主嶺集訓,專門研究對抗聯的作戰。在此期間,他又隨其他部隊“實習”,在長白山和抗聯部隊進行了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