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毅雄
武田毅雄,這是一個近來經常見諸報端的傳奇性的間諜人物,據說,他是我方打入關東軍內部的一個紅色特工,一個東方的舒倫堡。據說,很遺憾依然是據說——中央電視台的一期節目中提到過武田毅雄,但我注意到聰明的導演一直在用“據說”這兩個字,於是,節目怎麼拍都不會有錯誤——武田毅雄是中日混血兒,本名王毅雄。他的經曆十分曲折,1922年10月東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第三十二期畢業,從此進入日本軍界,曆任參謀本部高級參謀、班長、“支那派遣軍”課長、總參謀副長、十七師團三十八旅團旅團長、關東軍課長、總參謀副長。在粉碎德國和日本納粹企圖兩次針對蘇聯精神領袖斯大林的刺殺行動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在共產國際中國代表團恢複組織關係,後參加蘇軍總參偵察總局工作,代號捷列金,同年轉為聯共(布)。他領導的“捷列金”小組,是二戰中與“拉姆紮”齊名的著名情報小組,他在日軍核心部門戰鬥了十四個春秋,先後參與了十九項重大間諜事件,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建立了不朽的功績。1945年2月7日在視察關東軍第一國境陣地(東寧要塞)邊境防務時失蹤……
1945年12月又神秘出現,以舒密特的身份進入美軍駐日本司令部擔任東亞情報研究室主任。1950年—1953年為朝鮮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卓越功勳。
1954年冬,又再次失蹤……
1964年,11月7日,在武田毅雄失蹤十年後,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追授蘇軍上校安德烈(武田毅雄)“蘇聯英雄”的光榮稱號,表彰他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捍衛社會主義陣營的利益做出的傑出貢獻。
可是,至今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關於武田毅雄的相關史料,中國沒有,日本沒有,沈誌華教授到莫斯科檔案館弄回來大批的資料,裏麵也沒有。所有與武田毅雄相關的材料,都是據說。比較滑稽的是如果真有武田毅雄其人,中蘇日顯然都在拚命隱瞞這個人的存在。中國和蘇聯為何要隱瞞存在這樣一位諜報英雄呢?推測理由是他直到1945年後仍然在從事情報工作……那麼,日本人為何要隱瞞呢?據說理由是覺得內部出了這麼個大叛徒覺得丟人——近衛首相的秘書尾崎秀實是共產黨,滿鐵調查部主任中西功是共產黨,這種事兒日本人都沒覺得丟人,武田毅雄是共產黨有什麼好丟人的?這個邏輯比較奇怪。
關於武田毅雄的事情,還是有些事實作背景的,比如據說他曾阻止了日本方麵以叛逃蘇聯中將留西科夫等刺殺斯大林的努力。
留西科夫,原名eнрихСамойловичЛюшков,的確是叛逃到日控偽滿洲國的蘇聯高級將領,他實際上是蘇聯遠東秘密警察機關的負責人。1938年6月13日,由於斯大林的清洗已經到達頂峰,留西科夫奉到調回莫斯科的命令十分恐懼(他的兩名前任均被調回後槍斃),故此叛逃到日方。此後他一直與日方合作,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被日軍擊斃滅口,死在大連。值得一提的是,留西科夫在叛逃前,曾主持了對25萬人的審判清洗,其中七千人被槍斃,在遠東的20萬朝鮮族人被他主持流放到中亞。
他確曾獻計關東軍派人進入蘇聯境內刺殺斯大林,但他本人並沒有參加這次刺殺,派出的人員來自流亡白俄,因為其中含有蘇聯情報部門的滲透人員,在蘇土邊境地區被蘇方俘獲。
然而,關於武田毅雄存在的其他材料卻似是而非——
中央電視台曾經展示了一份帶有照片的“武田毅雄”日文簡曆文件,但仔細看來令人疑竇叢生:
首先,這份文件的文字是從左向右書寫的,而且文字均為電腦標準字體,顯示肯定是一份最近用電子計算機製作的文獻,而不是一份曆史文獻。
其次,其中日文文法頗成問題——“3月,王純仁は病死します。”是典型的病句,原因是這件事發生在過去,按照日語,應該使用“3月,王純仁は病死した。”或者“3月,王純仁は病死になった。”這樣的過去式。
英語和日語都是有時態的,而中文沒有,所以,這句話的錯誤,錯在是一句典型的中式日語。不信?不信您拿“病死します”當關鍵詞上穀歌或者雅虎搜去,看有沒有日本人這麼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