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卻並不簡單,他們有自己的執著和堅持,令人敬佩。

新學期班上多了幾名新同學,木木對新環境已經適應了很多,徹底融入了這個班級。

夏末的尾聲,除了蟬鳴和嘉琦的聲音,又多了一個餘洋。

餘洋原本在市裏讀書,父親調到縣公安局做局長,他原本就在這裏出生,在這裏成長,能回家上學,自然很開心。

初見餘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映象。

生活不是小說,轉學生不會到講台上自我介紹。

開學的第一天,所有人按照老師安排的位置做好,在上課的時候告訴大家,今天來了三位新同學,被老師念到名字就起立,讓大家認識一下。

新學期學校推行新的課堂政策,為了同學們學習交流,座位按照小組坐,每組六個人,餘洋和木木分道了一組,其餘還有以為女生,三位男生。另一個女生叫黃函,在班上有一個雙胞胎的妹妹,叫黃奕。

黃函的姐姐,是個溫柔大方的菇涼,是個漂亮的菇涼,弄了很久木木才找到區分她和黃奕的方法——黃函的眉頭有一顆漂亮的紅痣。

小組在以後的兩年裏,一直保持這個樣子,哪怕木木是個再沉默的姑娘,朝夕相處的兩年,和他們也建立起了不一樣的感情,這也是她的第一個社交圈子。

木木和黃函是同桌,前麵坐著餘洋,一般抬頭的時候能看到餘洋的兩種形態,聽課的後腦勺和寫作業的側臉。

餘洋是個好動的男孩兒,長著一張娃娃臉,但是卻有這那個年紀的帥氣,他喜歡打籃球,為人有大方,才到班裏沒有多久,便和大家打成了一片,頗有些領軍人物的意思,班上漂亮的女孩都很喜歡和他玩,總之是個受歡迎的男孩子。

餘洋很聰明,老師講什麼一聽就能聽明白,不過他有個缺點,就是不愛寫作業,而那時候最多的就是數學作業。

說起數學,又是一段有趣的往事。

起初,是王老師上課。王老師已經五十多歲了,一頭銀灰色的頭發,上課有幾重的口音,木木很不適應,數學也自然差的一塌糊塗,好在她的父母隻要她每天按時回家,按時上課,不要惹是生非就好,也沒有時間管她,更不關心她的學習如何。所以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壓力。

一年後,王老師退休了,來了一位新的數學老師。楊老師很幽默,再無趣的數學題,都能被她講得栩栩如生,還有很多有趣的獎勵方式,隻要在平時寫作業和測試裏表現好的孩子,都可以拿到。楊老師的頭發非常長,垂到腰以下,平時隻是綰一個簡單的發髻,說綰就是真的綰起來,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的東西,一隻手把頭發抓在手裏,擰緊了繞幾個圈,然後扣起來......有些時候課上到一半,老師的頭發會散下來,然後用個十幾秒的時間楊老師又能把它束回去。木木很喜歡你這個動作,暗自研究課好久,在家拿自己到肩的頭發反複試驗過,都沒有成功。

木木認為,那是因為自己的頭發太短了,決定要留一頭楊老師那樣的長發,然後學她的樣子綰起來。

總之木木在數學上開始開竅了,也是講一遍就能聽懂,學著也越來越輕鬆,寫作業也格外的用心。

小孩子的智力,每半歲就是一個天譴,他一定是在用功的讀書,那時候的小孩覺得,學習成績好,就有了自信,有了和其他人一起玩的勇氣。不要因為成績不好責備他,請給他更多的鼓勵,讓他獲取信心。

木木發現,會自己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男孩子在班裏都比較內向,餘洋顯然不再此列。

隻要頭天老師布置了家庭作業,平時踏著鈴聲進門的餘洋一定是來得最早的。

木木一踏進教室,就能看到餘洋盯著她一臉奸笑。

木木認命的翻出了作業本遞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