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蒙古大汗還有一種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蒙古兵學中的大迂回戰略,它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在長期的征戰中所形成的作戰韜略之一。蒙古軍的迂回戰略源於蒙古族的圍獵。他們把圍獵中的技藝,嫻熟地運用到戰爭中,許多堅固的城堡,變成了他們圍困中的野獸。因此,蒙古軍隊大迂回戰略的突出特點是它不以擊潰敵人就算達到戰爭目的,而是用獵人那雙狡黠、深邃的目光,盯著敵人的後方,以左右包抄的方式,將敵人包圍,從不給對方留下一條逃生的出路。即使留有一條生路,那完全是一種戰術運用。這種大迂回戰略,與古代其他軍隊的進攻方式大相徑庭,它不直接對敵列陣挑戰,而是更講實際,手段更隱蔽。並力圖在使用力量之前,先施“計謀”將對方製服,與孫子的“詭道”思想一脈相承。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能在脫離根據地作戰的情況下屢建奇功,就在於他們“羊馬隨征,因糧於敵”。古人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蒙古軍隊有一套獨特的、與此不同的後勤保障體係,從而保障了蒙古軍隊的遠征。遊牧民族“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史記·匈奴傳》)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物合一,完全是受生存條件的驅使。蒙古人行軍打仗,一反牲畜走到哪裏,人跟隨到哪裏的遊牧常規,而是軍隊走到哪裏,羊馬也驅逐到哪裏,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部隊的軍需供給問題。《蒙韃備錄》記載:蒙古軍隊“食羊盡則射兔鹿野豕為食,故屯數十萬之師不舉煙火”。這說明成吉思汗的軍隊在自帶食物耗盡時,依然有強大的野戰生存能力。正因為有了超常的生存潛力,與敵較量就有了超常的戰鬥力,戰爭機器也有了連續運轉的動力。
關於成吉思汗的鐵騎,還有一個讓人難解的謎就是成吉思汗已攻下大半個歐亞大陸,為什麼強大的蒙古騎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內,並很快撤軍了呢?
據《元史》和《耶律楚材傳》記載,促使成吉思汗回馬班師的原因與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種叫角端的怪獸有關。當年成吉思汗的部隊攻到印度河,遙見河水蒸氣磅礴,日光迷蒙。將士們口幹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可是河水熱度似沸,不能入口。這時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恨不得立刻馳歸。耶律楚材正想再次進諫,忽見河濱出現一大怪獸。成吉思汗命令將士準備彎弓射殺,忽然聽到響聲,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瑞獸名叫角端,是上天派來警告成吉思汗為了保全民命,盡早班師的!成吉思汗於是奉承天意,沒有行進,回馬班師。八剌亦即日北歸。會師後,成吉思汗率軍返回蒙古。
關於這段史實的記載有人認為是一個神話,但有曆史學家認為,奇形怪獸是可能的,而且印度地方有些獸類蒙古人並未見過。至於把怪獸的叫聲說成是“汝主早還”的話,那是耶律楚材牽強附會,借怪獸的叫聲規勸成吉思汗班師的手法。關於蒙古騎兵為何唯獨不取印度的具體原因,因曆史久遠,已無法準確考證,所以隻能是個不解的謎。
不管如何,成吉思汗和他的鐵騎統一了蒙古各部,在曆史上起了很大的進步作用。攻金滅夏,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代天驕將草原的旋律借助雷鳴般的馬蹄聲傳到了西亞、東歐,奏出了宏偉的樂章……
“黑寡婦克星”——嘉茲尼
“黑衣女諜”是美國U—2高空偵察機的代稱。美國空軍從1956年開始裝備U—2高空戰略偵察機,主要用於執行戰略、戰役和戰術偵察等軍事任務和搜索失蹤船隻與飛機以及收集地熱能資料等非軍事任務,它是曆史上鼎鼎大名的間諜飛機。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U—2飛機曾經肆無忌憚地飛行在前蘇聯的領空上,進行各種偵察活動。盡管前蘇聯當局十分惱怒,但在初期卻拿U—2飛機沒有辦法,因為U—2在當時來說飛得實在太高了(2萬多米),高射炮打不著,戰鬥機又跟不上。然而,正當美國揚揚得意之際,1960年5月1日,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上空,一架U—2飛機被前蘇聯空軍擊落,飛行員弗朗西斯·鮑爾斯被生俘,飛機上所有的偵察設備基本上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被作為了間諜活動的罪證。這件在當時轟動一時的大事使美國顏麵掃地,也使前蘇聯和美國的關係更加緊張。然而,U—2飛機究竟是怎樣被擊落的呢?前蘇聯在當時尚未擁有2萬米以上升限的殲擊機,而地空導彈的射程也夠不著。這在當時是一個不解之謎,如今依然是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