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錢作為法器在功用上和法理上都是很出色的。
在功用上,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有用古錢幣驅邪的習俗。史載,將方孔通寶錢不拘大小,以紅線懸於頸間,取銅錢曆經萬人手之實,彙集百家之陽氣,可抵禦邪祟鬼魂。
1、五帝錢有擋煞、防小人、避邪、旺財、祈福之功能。中國民間自古就有佩戴錢幣以擋煞、防小人、避邪、旺財、祈福的習俗。五帝錢是中華民族中最興盛的五個帝王所鑄錢幣,因而五帝錢更多彙聚了天、地、人之氣加上百家流通之財氣,故能鎮宅、化煞,並兼具旺財功能,還能強化主人自信,化解六神無主之缺陷。
2、五帝錢是靈器,是法物,它兼具了帝王之威和民族之神。在古代,民間信仰的是君權神授的思想,認為帝王的權力是天授予的,隻有帝王是溝通天地的神的化身。五帝錢正是凝聚了這樣的帝王霸氣和中華神氣,成就了一番偉業。清五帝開創了清朝百年盛世的局麵。秦始皇統一華夏,開千秋之偉業,建萬世之功,可謂"千古一帝";漢武帝開辟絲綢之路,世人稱為"鑿空之旅";唐太宗建立大唐帝國,被尊稱為"天可汗",舉世聞名。宋太祖建立了中國古代曆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大宋王朝;明成祖派鄭和七下西洋,將中華文明遠播海外,明永樂通寶成為17世紀國際貿易硬通貨。帝王的威嚴和氣勢遠遠散播國內外,可見其帝威和民族氣勢之強大。作為他們所鑄的古錢是唯一留給後人的附有帝威的靈物,真正的五帝錢既珍貴又難得。
在法理上,中國古錢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自秦始皇統一幣製,中國錢幣就形成了"外圓內方"、"天人合一"的定製,取其象天法地。這其中蘊含著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是古代陰陽八卦學說的具體體現。因此,古錢本身的鑄造就包涵了天、地、神合一,也成就了古錢風水的功能。
1、古錢天、地、神的合一是從秦始皇半兩開始的。王獻唐先生在《中國古代貨幣通考》中考證:"始皇半兩之製作,以中間方好為地,好外之圓肉為天,分作二事,各以度數象之。易係辭曰:天五地六。地數為六,故方好長寬各六分。天有十二紀,周而複始。形為天地,數亦為天地,彼此配合,……交射互應,無不中的,設計最為精密。"從秦始皇半兩開始,中國古錢就是以"天圓地方說",按照易經的天幹十二支精密設計,並融合了陰陽五行鑄造而成。漢五銖鑄造時亦是如此,表達的是"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宗有德,重有道,顯有能,褒有行者也。……上圓法天,下方法地"。漢朝董仲舒提出了"君權神授"的君權思想,它反映在錢幣上就是把天、地、神合一,把天子作為神的代表與天地共齊,共同融入到錢幣之中。唐代雖廢五銖,改行通寶,但其造型仍沿用秦半兩的天圓地方,隻是稱謂和幣麵所鑄文字加以改變。後世延續使用這一形製,在"通寶"字前加了國號、朝代、年號,如明代的永樂通寶、嘉靖通寶等,清代的順治通寶、康熙通寶、等,《天工開物》中亦記載了"一麵刊國號通寶四字"。幣麵國號的鑄造,在原有濃厚的宗教意味基礎上融入了帝王的統治權威,政權與神權,皇帝的國號與天圓地方的形製進行了又一輪融合,共同鑄入了每一枚銅錢之中。
2、銅錢性剛,五行屬金,銅質吸收氣場的力量比金銀都好,因此,曆經數百年傳承的古銅錢,具有極強的化解煞氣的作用。
3、五帝錢出自於中國最強盛最繁榮的帝王。他們在為期間,國運昌盛,帝王獨尊,百姓安居樂業,國富民強。錢幣的製作精良,流通時久,故能鎮宅、化煞,並兼具旺財的功能。
4、五帝配五行。五帝錢具有五位帝王的五行。作為民俗法器,五帝錢兼具天地陰陽五行之精華,威力無窮。清五帝錢五位帝王中順治屬水、康熙屬木、雍正屬土、乾隆屬金、嘉慶屬火。中華五帝錢五位帝王雖然相隔時間長,但他們的命理也具有五行之說。秦始皇屬水、漢武帝屬金、唐太宗屬土、宋太祖屬木、明成祖屬火。
總而言之,五帝錢具有古錢所有的功用,可以避災、保佑、祈福等。但與普通古錢相比,不論是大五帝錢還是小五帝錢,它們更多彙聚了華夏大地之靈氣、中華民族之靈氣、真命天子之靈氣、傳承百家之靈氣。更何況這還是五位皇帝親自手書的雕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