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當一日三省吾身。
――(中國)曾子
【經典事例】
姑姑送給6歲的彤彤兩條美麗的小金魚,彤彤非常喜歡,常常站在玻璃缸前看著魚兒在水中遊來遊去。
有一天,彤彤突然突發奇想,她把金魚從水中撈出來,放在地板上。看到金魚在地板上不停地甩尾巴,彤彤高興地拍起了小手,覺得很好玩。
媽媽看到了這一情景,大聲嗬斥彤彤說:“彤彤,你怎麼這麼殘忍!把金魚放在地板上,它們會幹死的,快把金魚放回水中去。”麵對媽媽的嗬斥,彤彤置若罔聞。這時,奶奶走過來說:“彤彤,如果你特別口渴,不給你水喝,你會怎麼樣呢?”
彤彤想了一下說:“我會很難受啊!”
“是啊,沒有水喝很難受。可是你把金魚從水裏抓出來放在地上,它們沒水喝,你說它們難不難受啊?”奶奶開導彤彤說。
彤彤趕緊把魚放回魚缸裏,說:“對啊,金魚一定很渴,要不就不會急得蹦來蹦去了。”奶奶說:“是啊,魚是水生動物,比人類更需要水,一旦離開水,很快就會死掉。它們拚命甩尾巴,就是因為太難受了。”
彤彤說:“奶奶,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把金魚放在地上玩了。”奶奶摸摸彤彤的頭說:“嗯,這就對了,彤彤真是個好孩子。”
【智慧點撥】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麵對彤彤的錯誤,當媽媽采用責備的教育方法時,其實並不奏效。而奶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引導彤彤進行自我反省,讓彤彤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和判斷,反而能讓彤彤迅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說,父母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往往比父母對孩子的批評更具有成效。因為自我反省是人的一種內在人格智力,是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和不斷提高自我的前提條件。
英國詩人布朗寧說:“能夠反躬自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因為一個善於反省的人,總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並向他們學習;同時也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並加以改正,久而久之,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對於成人來說,具備自我反省的能力,就可以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從而能夠根據自己對自己清醒的認知,去有計劃地規劃自己的人生。然而,孩子尚未形成完備的自我意識,自我反省的內在人格智力尚且出於萌芽時期,因此需要父母正確地引導,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這樣孩子才能及時修正錯誤,以確保能正確地把握自己的生活。
自我反省能力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試想,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中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認識不到錯誤的所在,又從何改正,如何進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