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孩子學會包容。
寬容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品質,它主要表現為對別人的原諒,這個品質對孩子健全的心理、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與人相處,不能斤斤計較,當別人犯了錯誤,要善於原諒。同時,當與別人產生矛盾時,父母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他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這樣更能理解對方,原諒對方。當然,父母也要讓孩子知道,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讓他原諒別人的同時也要原諒自己。
2.鼓勵孩子“勝不驕,敗不餒”。
勝不驕敗不餒是心態平和的一種表現,隻有抱有這樣的心態,孩子才會常保一顆進取心。但孩子這種性格的形成大多來自父母的外部評價,所以,父母的評價一定要符合事實,語言要講求藝術。批評孩子時,父母要擺事實,講道理,不使用過激的語言傷害他的自尊心;表揚孩子時,父母也要恰到好處,能起到激勵孩子的作用,但又不誇大事實。此外,父母要讓孩子虛心接受別人的表揚和建議,這樣他才能不斷完善自己。
3.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樂觀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常保微笑可以讓孩子遠離煩惱,直麵生活。一個快樂的家庭氣氛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樂觀性格的形成。所以,父母要努力營造一個快樂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此外,即使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所以,父母還要培養孩子克服困難,走出逆境的能力,當孩子一時無法擺脫困境時,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忍耐,或在逆境降臨之時尋求其他精神寄托,如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找朋友傾訴等。
4.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
當孩子麵臨重大考試或者比賽時,一般會出現緊張、焦急的情緒,父母要試著幫孩子克服這種心理。首先,父母要保持冷靜,和平常一樣,不要把緊張的情緒帶給孩子。其次,父母可以教孩子呼吸調節法和心理暗示法,比如,比賽之前,讓孩子深呼吸3次,或者心理暗示自己“我能行”等。最後,父母不要太注重結果,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負擔,多和孩子聊聊天、談談心,也有助於緩解他緊張的情緒。
【金玉良言】
當孩子出現情緒波動時,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找出根本原因,再對症下藥。此外,適當的理解和安慰,可以去除他患得患失的不安心理,樂觀幽默的口吻可以解除暗藏在他心中的畏懼感,使他有自信心、有勇氣麵對一切大小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