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花開
“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花開時節,神都苑內牡丹花開如雲似錦。狄公與馬榮、喬泰漫步於苑內,滿眼的繁花錦繡,國色天香。見得此景,狄公慢慢吟出這首詩來。
“馬榮、喬泰,你二人你可知這詩的來曆?”
“屬下知道,此乃皇上於天授二年所作。”喬泰答道,“聽說這詩還頗有來頭,相傳皇上居於長安期間一個寒冬時分,忽然遊興大發,想遊上苑,為能在寒冷的冬天看到百花盛開的景觀,便作下此詩詔令百花速開,百花不敢違旨,一夜發蕊開花。次日駕幸上苑,隻見名花布苑,芳菲滿目,千紅萬紫,單隻牡丹有些剛風勁骨,嚴守花信,不違時令,頂住不放,連一片葉兒也沒有。皇上大怒之下,急令火燒牡丹,把長安城中四千株牡丹盡貶洛陽。牡丹花從此在洛陽生根落戶。此神異之事在民間早已廣為流傳,百姓皆道是皇權天授。”
“喬泰啊,你隨我多年,可知神怪之說不足為信。”狄公撚髯微笑。“你們能想起那一年還發生了什麼事嗎?
“那一年也有大快人心之事,皇上殺酷吏,聽從李昭德大人與大人的上諫駁回周國公武承嗣預正位東宮的計劃。”
“是啊,那一年真是發生了不少事情!”狄公點頭“但是你們覺得皇上這麼快殺害她曾經最信任的酷吏、駁回武承嗣正位東宮的計劃僅僅是為了我等的上疏和欲還李唐之神器以慰人望嗎?”
大人,你的意思是?
“表麵上看,皇上殺他們是檢討自己的錯誤來順應人心所向,而實際那是因為皇上漸漸發現她曾經最信任的酷吏、最喜愛的子侄已經有了自己的企圖,想不受她的控製,皇上一直隱忍不發,直到那一年冬天的上苑花開才讓皇上真正下了決心。”
“上苑花開?”
天授二年,武皇於一月二十三日殺丘神勣。二十八日殺史務滋,正月,命來俊臣審訊周興,請君入甕,後周興流放嶺南為仇家所殺。後將另一著名酷吏索元禮誅殺。九月,狄仁傑被任命為地官(戶部)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宰相生涯。當朝政剛剛開始穩定下來的時候,武承嗣黨徒鳳閣舍人張嘉福派王慶之等數百人聯名上表,請武則天改立武承嗣為皇太子。此舉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引來了臣子們一輪又一輪的猛烈抨擊,未能得到武皇首肯。後來更出現了杖斃王慶之的事件,武承嗣正位東宮的計劃遭到重大的挫敗,朝堂之上似乎一下平靜了下來。冬月,武皇率百官回長安祭祖。
長安,狄府內。
“大人”
狄公正在看各地送來的公文,聽的此言抬起頭來,原來是自家的小花匠齊草父,此時他局促不安的站在狄公麵前。
“有何事?”狄公對下人一向體恤,和顏悅色。齊草父的師傅正是民間人稱“花王”的楊穀雨,而楊穀雨的大弟子正是被因善養牡丹而被聖上賜名“牡丹花使”的上苑總管方鹿韭。
“大人”齊草父倒頭便拜、淚水漣漣“求大人救我二位師兄性命!”
“救你師兄性命!”狄公伸手扶起了他,“草父,不要急,且起來說話,你師兄發生何事要本閣相救於他!”
“大人容稟,家師生前收徒四人,除我與大師兄外,半年內二師兄與三師兄都先後不見,二師兄與三師兄走之前隻是說長安有權貴之家聘請去侍弄花草,若要做好了便有大富貴,而每月隻有銀錢寄給家中卻無隻言片語,家中本就擔心不已,而從一月之前便再無音信,這次我隨大人來長安正是受了兩位嫂嫂所托來找尋兩位兄長的下落,我本以為兩位師兄到了長安必定要與大師兄相見,可是昨日見了大師兄與他談起此事大師兄卻推說自己並不知曉此事。當夜我住在大師兄家中,便出了一件怪事。
“怪事?“
“半夜,有人敲小人的房門,小人披衣開門,門外卻無一人,小人隻在門前發現了一樣物什,這物什卻讓小人心生懼意。天明之後匆匆出了大師兄府邸來見大人。”
“是何物什?”
齊草父從懷中取出一物,狄公一見之下不覺也暗暗心驚,那是一朵枯萎的白色牡丹花,也是狄公今日第二次所見的牡丹。
狄公識得此花名曰:夜光白,但此花卻不同於風幹的花朵,這朵牡丹顯然剛剛從莖上脫落不久,細細撫摸花瓣似乎還可以感受到一絲絲濕潤,狄公望著窗外那已在飄雪的天空說:“我記得牡丹是四月開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