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汪精衛一起脫離重慶的周佛海、褚民誼、陳公博、梅思平等,都是在南京時的“低調俱樂部”人物(這名稱是周佛海起的,他們認為抗戰前途無望,和平才是唯一出路)。他們伴汪來到上海,赤手空拳,在日軍卵翼下生活,而丁默邨李士群等握有一定的實力,因此,在汪精衛籌備所謂“還都”的活動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當然內中還有日方的牽線關係)。

汪精衛在上海召開了“國民黨六中全會”,決定“還都”和“組府”方針。會議是在“76號”召開的,一班漢奸新貴,為了避人耳目,不走正門,都從“76號”的後門開納路(現武定路)進出。汪在上海期間,還開了一個“和運遇難烈士追悼會”,追悼在河內被暗殺的曾仲鳴和上海的季雲卿等人。

5.狗咬狗的競爭

特工總部的丁默邨、李士群和唐惠民,勾結在一起,表麵氣味相投,骨子裏勾心鬥角,各有打算。三個人的個性和作風也不相同。丁默邨性情急燥,心地狹窄,動不動使出官僚架子。李士群則比較狡猾,外表和善,但居心陰險,手段毒辣。

外人聽到李士群的名字,總以為是個殺氣騰騰的彪形大漢,其實他五短身材,麵貌清秀,一眼望去像“白麵書生”。唐惠民另有一功,頤指氣使,目空一切。因此三人招收黨羽,擴充勢力的途徑也不相同。李著眼於利用金錢收買一批流氓和亡命之徒,當時“76號”的經費來源由江海關關稅項下撥給,按月由日本憲兵隊送去,由李妻葉吉卿保管,負責財務的是李的內侄葉耀先。經濟大權操於李手,李便揮金如土,凡是投到他門下的,首先都可得到一筆巨款,名為“治裝”。凡是願意與之合作或接受指揮的,金錢地位,從不計較,因此,羽黨日豐。如國民黨上海區的特務蘇成德、馬嘯天、萬裏浪等,都為李所收買,死心塌地為李效力。蘇成德投偽不久,即被委為特工總部的南京區長,偽府“還都”,兼任警政部的特種警察署署長,以後又調南京市警察廳長、上海市警察局長等職。馬嘯天初為上海政治保衛局局長,後調南京區長,“還都”後又任南京憲兵副司令。萬裏浪初任特工總部第一廳長,後調上海政治保衛局局長等職。

唐惠民的活動對象,大都是文教界人物。他曾拉攏明光中學校長湯增揚和徐則驤,湯等提出條件,為丁默邨拒絕,湯等表示不幹。唐惠民即對湯、徐說:“你們既然不願參加,還是趕快離開上海的好,否則對你們不利。”湯等即離滬。等到丁默邨派人去逮捕時,已逃逸無蹤。李士群便在丁默邨麵前挑撥,說是唐惠民事先通的風。同時唐看到李士群有所要求,丁默邨總是照辦,而對自己的請求則百般留難,因此丁唐之間暗地摩擦,已非一朝一夕,更兼李士群從中挑撥,裂痕日深。

某次李、唐的孩子互相爭吵,唐借題發揮,指桑罵槐,推翻寫字台,表示不幹,接著又和葉吉卿大鬧一場,唐的行動明係對李而發,李則裝聾作啞佯作不知。不久,丁默邨要唐惠民去南京籌備特工總部南京區,派唐兼任區長,說是“汪先生即將還都,你的主要任務是到南京為汪先生開路”,其實這是李士群暗中使用的調虎離山之計,把唐惠民趕出了“76號”。

唐惠民到南京不久,李士群又用丁默邨名義電召唐惠民回滬,說有要事商議。唐一到上海車站,即被日本憲兵和“76號”人員押禁於北四川路新亞酒店,說唐在南京有擅自收編土匪等行為,同時改派蘇成德為特工總部南京區區長,胡均鶴、蕭一城為副區長。唐在新亞酒店被禁一個多月,經過疏通,才獲自由。唐原住“76號”,獲釋後移居愚園路宏業花園。直到1940年李士群任偽警政部長時,才起用唐惠民為常務次長,從此唐惠民對李士群唯命是聽,以部屬自居,不敢再分庭抗禮。1941年5月,李兼任偽清鄉委員會秘書長兼駐蘇辦事處主任,唐亦兼任清鄉委員會民眾運動訓練委員會主任委員。1942年,李任偽江蘇省政府主席,唐為省府秘書長,後調建設廳長,直至1943年9月李死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