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羅馬兵法 (2)(2 / 2)

十四

陸戰的武器多種多樣;海戰也和陸戰一樣需要各種各樣的武器,特別是對各種機械,尤其是對投擲兵器的需要尤為迫切。在這世上比海戰更加殘酷的戰鬥有很多,但在海戰中人們所麵臨的死亡威脅卻沒有比它更多的了,人們既有可能溺水而亡,又有可能葬身火海。因此,對於水兵的防禦裝備需要格外關注。任何士兵都不能對於這些笨重的裝備有怨言,因為在戰鬥時,不厚不重是很難抵擋住敵人石塊和更大的石頭的攻擊的。在各司其職的海戰中,一個地方因為裝備防禦不夠,沒能擋住敵人的攻擊而亂了,整個船整個艦隊都有可能因此而亂了,整個海戰都有可能因此而輸掉。除了鐮、鉤等近戰武器之外,還需要準備一些投擲矛和弓箭,並儲備充足的箭、標槍、各種石塊、鉛球以及專用於蠍子弩的小箭鏃等投射物。

如果軍人們想建功立業,使自己的利布爾納艦靠上了敵艦,展開了胳膊對對著胳膊、刀劍對刀劍的白刃戰,那就更危險了。大型的利布爾納艦上一般都建有射孔和塔樓,以便居高臨下地殺傷敵人,這就好像攻城戰中從城樓上向城下殺傷敵人一樣。燃火箭是海戰中的利器,它的外麵塗滿了燃料,裏麵包裹著易燃的硫磺和瀝青以及浸了油的麻絮,在由動物筋作為繩索的弩炮發射出去以後,它的穿透力特別強,能夠直接鑽進敵艦的船體之內點燃敵艦。在殘酷的海戰中,有的人喪命於刀劍矢石之下,有的人則因全身著火而跳入水中溺水而亡。海戰中人死亡的方式很多,但最慘、最令人同情的莫過葬身魚腹屍骨無存。

十五

跟陸戰一樣,海戰也有突然襲擊的戰法,戰場一般選在海島附近離狹窄水道較近的地方,因為這樣地方便於埋伏,也不便於敵人兵力的展開,也更便於殲滅毫無防備之敵。

假如敵人的槳手因為長時間連續的劃船而疲憊不堪,假如他們逆風而行,假如他們睡覺之時毫無警覺,假如他們停泊的地方隻有一條航道,假如海戰的時機對我們還特別有利,那麼如果不充分地利用此等大好時機大幹一場,就真有點對不起老天了。如果敵人的艦隊十分小心謹慎,使我們無機可乘,而最終迫使我們在公海上與之會戰,那我們就要排成利布爾納陣型——呈新月形,兩翼前凸,中央後凹,呈新月狀。假如敵人為了突破艦陣一味地向前衝撞,則會有被我們包圍而聚殲的危險。因此,在陣型之中務必要把主力艦隻和精銳兵力配置在兩翼,因為兩翼體現著艦隊的實力,是一個艦隊的精華。

十六

除了這些以外,我方的艦隊要始終占據深海一側,把敵人的艦隊壓製在岸邊一側,使其越來越靠近岸邊。靠海岸的一方在潮水的推動下,在速度上就會處於劣勢,這對我方是很有利的。

無數的戰事證明,在海戰中有三種武器對於贏得勝利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撞柱、鐮鉤篙和鉞。

撞柱是一根方形木,其外形跟船上的橫桁一樣,它的兩端包有鐵皮。它一般被懸掛於船上,在戰時等敵艦靠近時,用力推動撞柱,它就會像攻城槌一樣狠狠地撞向敵艦,輕者撞得敵人四處逃竄,重者撞穿敵艦的船體,使其沉沒。

鐮鉤篙也是一件海戰利器,為了使其鋒利一般都用鐵來打造,它的外形活脫脫就是一把大號的鐮刀,並配有長長的把兒——篙杆。當兩船靠近時,出其不意地用鐮鉤篙割斷敵艦上掛著橫桁的繩索,這繩索一段帆就會掉下來,到這時即使是配有大量槳手的利布爾納行動也會變得遲鈍,至於其他的艦隻就動彈不得,等著挨打了。

鉞是一種兩麵開刃的寬大而鋒利的斧子。其主要功用是,在戰時派經驗豐富的士兵駕小船悄悄地接近敵艦,然後出其不意地斬斷敵艦的舵繩。到這時,即使是再先進的艦船也會在瞬間失去戰鬥力的,對於一艘沒有舵的船隻還能有什麼指望呢?

在現在的多瑙河上還駐紮著河防艦隊,它們每天都會派出巡邏艇巡視河麵,警戒蠻族。對於這種巡邏艇,我不想多說什麼。存在既是合理,一種為人們所經常使用的東西,那在技藝方麵是沒有必要再從以前的科學中去尋找發現和完善它的措施了。